歷史上多少的冤假錯案便是如此,當時為人所詬病,但時間河流的洗滌會沖刷出真相大白。歲月,獎給冤屈者公道的補償,就是使之從此青史留名。
比如明末抗擊清兵入侵的名將袁崇煥,被誣為通敵叛國罪而處以凌遲,當時百姓都對進逼京城的清軍有切膚之痛,對這位被論罪為通敵叛國的將領便恨之入骨。于是,歷史上殘酷的一幕出現(xiàn)了,當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后,明朝百姓都紛紛爭搶食用他的肉,以解心頭之恨。這真是像岳飛的詞里所說“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對侵略敵人沒做到的懲罰,袁崇煥所守護的百姓卻對他做到了。
這種痛心之錯,緣于政治形勢的誤導。但是,歷史的一時噤聲,并不代表公正的永遠錯位。從清乾隆帝開始,便對袁崇煥被枉殺的罪名進行了重新評估,而在當今,袁崇煥被認為是“明末愛國領袖”,更不乏專門紀念他的祠堂和墓園。
政治過失造成的公正缺失,代價往往太過沉重,然而類似的規(guī)律,在其他領域也是同理。比如,談到文學的成就。陶淵明的田園詩,在我們當代看來是不拘一格的自成一家,具有著開山鼻祖的重要影響。然而在陶淵明生活的時代乃至后來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認為他的詩歌只是平平無奇的中品,并沒有給予他公正的評價。直到他去世后一百年,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蕭統(tǒng)才首先認可了陶淵明的詩文,為他編纂專集;到了唐代,山水田園詩人開始學習陶淵明的詩文品格;至兩宋時期,歐陽修、蘇軾、辛棄疾等人都對他贊不絕口,蘇軾甚至說“吾與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陶淵明的文學成就,由不被欣賞到倍加推崇,這過程正如他詩里的那份恬淡,一路悠然緩行,終于等來了歷史的公正品評。
時間的考驗是一種如同大浪淘沙般的苛刻選擇,真正具有含金量的人與事,方能經(jīng)受得住寂寞與誤解的長久淬煉,等待歲月的解密,等來歷史的公正。
因此,孟子告訴倉惶于世的人們,“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只要保持自我的浩然正氣,何懼命運滄桑橫逆!那么何為浩然之氣?孟子解釋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yǎng)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边@種氣勁,無比浩大又無比剛強,用正義培養(yǎng)而非以奸邪侵害,它將會充滿世界。浩然之氣,就是一種正直無畏的氣場、一種大氣磅礴的正能量。
一個人擁有這樣的氣場,其他人是會被震動的,歷史也是會感應到的。明代的呂坤因此說“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無論社會制度有何欠缺、無論當下民心有何偏差,但求己心光明,人所具有的堅定意志和浩然正氣,是能夠反過來推動歷史清正、促進社會更加公正的。
所以中國文化以“公道自在人心”的從容不迫教育著人們:在我們努力構建一個公正社會的歷程中,如果制度虧待了你、如果輿情誤會了你,那么,還有歷史的公允在遙遙注視,歷史的宣判遠遠不止于當下的得失。歷史給出的也許不是立竿見影的答案,但是它一旦作答,必是審慎稱量過后的分量,它必須考驗一個人是否具有真正載入史書的資質。
因此,假如一個人感覺到,當下的社會和人心是缺乏公正的,那么,正該以自身的公正不阿,去填充天地間的浩然之氣。因為,“事在是非,公無遠近”,無論是社會的公正、還是人心的公正、還是歷史的公正,追本溯源,都是要依靠每個人自我的公正。(文/曹雅欣書法/張瑞齡)
特別感謝:書法家張瑞齡先生
----------------感謝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子曰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