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這次“立委”選舉首度實施的新選制,簡而言之就是“贏者全拿”,輸家連一杯水都分不到。選前的各種預測都只是預測,國民黨不見得能大贏,民進黨也不見得會大輸,藍綠都是空前豪賭。
香港中評社文章分析指出,舊制“立委”選舉,得票率與當選席次呈現(xiàn)緊密正相關(guān),以民進黨為例,在臺北市大約有3成5左右的基本盤,只要黨提名候選人不要出現(xiàn)“超級吸票機”,大家的得票數(shù)平均一點,臺北市南北兩個選區(qū),各拿到3成5以上席次應該不成問題。
新選制的游戲規(guī)則完全不一樣,全臺分成73個選區(qū),一個選區(qū)只選一個,贏者全拿,贏一票也是贏,輸一票也是輸。因此,如果民進黨在臺北市8個選區(qū)選情都落后,將有可能發(fā)生3成5打死不退的綠營基本盤,竟保不了一席“立委”的凄慘局面。
除了臺北市之外,民進黨在藍大于綠的北部地區(qū),從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中都有類似的隱憂。過去10年、20年,民進黨靠著基本盤打天下、治天下,遇到“立委”新選制,基本盤不能松動當然很重要,但已經(jīng)不再是勝選的利器。
特別是,在民進黨基本盤始終無法提升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出現(xiàn),當選席次比率遠低于得票率的現(xiàn)象。
臺灣的“立委”新選制,對大黨有利,制度設(shè)計更是鼓勵政黨、候選人走中間路線;才有可能把得票率沖到50%以上,順利當選。身陷泥淖的民進黨無力拓展中間選票,還是死守基本盤,就只能在基本盤綠大于藍的地區(qū)勝選;這也就是為什么綠營選情在北臺灣會如此徹底潰敗。
民進黨最近已祭出“扶強棄弱”策略,鎖定有希望當選的候選人,展開全力沖刺。然而,就新選制的內(nèi)涵來看,民進黨要搶救當選邊緣的候選人,只有二個可能,一是把得票率沖到50%以上,二是提高綠營選民投票率,壓低藍營選民投票率。
最近已經(jīng)有人探討,扁當局將往年多在12月舉行的“立委”選舉,延到1月舉行,里面似大有文章。因為,民進黨這幾年大量流失年輕族群選票,1月12日左右正好是臺灣各大學期末考季節(jié),很多離家在外的大學生忙于準備功課,可能沒空返鄉(xiāng)投票,正好可以壓低藍營支持者的投票率。
以現(xiàn)在的局面,綠營要大量爭取中間選票談何容易。民進黨積極催票,全是鎖定綠營支持者;國民黨為了避免投綠的都出來,投藍的不出來,也猛力催票。在贏者全拿的氣氛下,這場“立委”選舉,打得比歷年都要激烈,也比歷年都譎詭。(林淑玲)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