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金 本報記者 朱周良 攝
一轉眼,次貸危機爆發(fā)已有兩年之久。這兩年間,世界經濟經歷了歷史性的轉折,全球股市大幅縮水,還有雷曼和貝爾斯登等金融大鱷相繼倒下……
時至今日,這場曠世危機仍在深刻影響著世界經濟。在即將開幕的第二次G20金融峰會上,各國首腦將再度聚首,商議和探討經濟復蘇之路。盡管危機已持續(xù)兩年,但全球金融體系和宏觀經濟的前景依然一片迷茫,下一步到底該如何做?股市是否已經觸底?世界經濟何時才能開始復蘇?
帶著這些令G20領導人都倍感困惑的問題,本報記者日前專門前往位于倫敦金絲雀碼頭的匯豐集團全球總部,采訪了匯豐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金。
曾任英國財政部顧問且在業(yè)界享有很高聲望的斯蒂芬·金認為,盡管全球股市近期連續(xù)大漲,但并不值得太過樂觀。他表示,世界經濟在年底復蘇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在此之后會是持續(xù)一兩年的低水平增長期。對于這周的G20峰會,斯蒂芬·金給予了較高的評價。在回答記者有關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問題時,斯蒂芬·金表示,盡管短期內美元仍將會是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但考慮到美國持續(xù)高企的龐大經常賬赤字,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長期內的確面臨挑戰(zhàn)。
經濟即便企穩(wěn)仍會長久低迷
上海證券報:您提到世界經濟邁上復蘇可能需要一兩年時間,這是否意味著之前大多數人認為今年年底世界經濟有望開始復蘇的可能性已經很小?
金:經濟回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在經濟恢復到完全正常水平之前,可能會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從以往美國經濟衰退的情況判斷,多數時候都是兩個季度下滑,接下來兩到三個季度緩慢反彈,再接著才出現像樣的增長。
還有一些時候,投資人對經濟恢復至正常的信心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建立起來。盡管在經濟已經進入復蘇起步階段的最初若干個季度,大家都不敢輕易確定,但對我而言,眼下的形勢似乎就是這樣發(fā)展的。
比如,盡管很多人預計經濟活動會在下半年企穩(wěn),我們自己的預測也是這樣,但屆時經濟可能仍是處在一種很低的水平,不大可能馬上重新回到危機前的正常增長水平。
新儲備貨幣不會馬上建立
上海證券報:您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創(chuàng)設新的國際儲備貨幣的建議如何看?
金:我的理解是,周小川建議用特別提款權替代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不過SDR中美元占了很大的比重。從這個角度說,這樣的提議也并非什么很大的變革。
從歷史上看,制造全世界的人愿意持有某種儲備貨幣,那么其儲備貨幣的地位就可以一直保持下去。但當一國濫用這種地位而大量印鈔,或是一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實力趨于下降,那么儲備貨幣會走下坡路。這么說吧,并不是某一個新的貨幣突然出現替代舊有的儲備貨幣,而是現有的儲備貨幣自身實力下降所致。
這方面的例子并不少見。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鎊還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之一。但隨后英鎊逐漸退出了主流儲備貨幣的行列,這倒并非因為美元的崛起,更多的是因為英國經濟和英鎊自身的問題。大不列顛帝國在20世紀初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到了二戰(zhàn)后,英國卻成了世界上負債最高的國家。
過去20到30年間,美國其實步入了和這些國家類似的道路,即得益于世界其他國家對美元的需求,美國可以保持巨額經常賬赤字,而其他國家也獲得了經濟的較快增長。因此,他們的實力與美國經濟的差距逐漸縮小。當然,美元現在還沒有到會馬上丟掉儲備貨幣地位的地步。
美元跌勢可能還要持續(xù)
上海證券報:自從美聯(lián)儲宣布收購國債后,美元近期持續(xù)大幅下跌,您覺得美元是否走到了拐點?
金:現在還不清楚最終會是一個通脹還是通縮的局面,但不確定性已經存在。由此而來的必然是波動的加劇,包括匯率。我們的預測是,美元還會繼續(xù)走低,特別是對歐元。所以說,如果投資人想規(guī)避非傳統(tǒng)貨幣政策實施的風險,那么他們可能更愿意買入歐元,而不是英鎊和美元。
上海證券報:最近全球股市持續(xù)上漲,您認為這是否意味著股市已經走出熊市?
金:我不是策略師。我不想正面回答這個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任何時候出現一波較大的反彈行情,我認為投資人都不應該簡單地將其視為新一輪牛市的開始,因為事實上過去兩年中我們多次看到這樣的假反彈。
量化寬松的確有必要
上海證券報:怎樣解決有毒資產問題?哪個國家的方案更好?
金:有毒資產的問題,主要取決于支持這些證券的資產的價格走勢。比如,重估有毒證券的價值,就必須基于美國樓市的情況來判斷。如果美國樓市開始復蘇,那么有毒資產的問題有望在一段時間后得到解決。
如果樓市繼續(xù)惡化,那么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有毒資產到半年或是一年后可能更加不值錢。我認為,現在各國政府在應對有毒資產方面采取的措施方向都是對的。我們需要知道這些資產該如何估值,而金融體系也迫切需要重塑信心,但信心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要指望有什么“速效藥”。
上海證券報:您覺得政府印鈔票的量化寬松政策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金:面對衰退,各國推出了各種應對政策,許多國家的傳統(tǒng)貨幣政策工具已經耗盡,比如美國、英國甚至是歐元區(qū),利率都已經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因此,沒有太多央行還能通過傳統(tǒng)政策手段來繼續(xù)刺激經濟,取而代之的是,許多國家都開始實施所謂的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對于這一政策,各國有不同的解釋,各界對此也存有爭議,但我想說,在目前的極端情況下,各國央行采取這樣的政策是正確的。
因為如果不這么做,那么已經“彈盡糧絕”的各國央行只能眼睜睜看著經濟繼續(xù)惡化而無所作為,這對市場信心可能帶來災難性的打擊。很重要的一點是,即便利率已經降至零水平,央行仍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比如收購資產,來向經濟體系注入更多資金。
在現階段,各國央行采取的各種類似政策都是受歡迎的。但不幸的是,我認為現在還很難說這些政策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可能的情況是,這些政策將對經濟起到緩沖的作用,至少可以讓經濟衰退的程度稍稍減輕。
人物簡介
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匯豐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匯豐銀行全球經濟和資產配置研究主管。斯蒂芬·金主管匯豐全球經濟研究,并負責協(xié)調該行在全球的經濟研究團隊。
斯蒂芬·金畢業(yè)于牛津大學,主修經濟學和哲學。他的職業(yè)生涯始于英國財政部,曾在財政部出任經濟顧問。
1988年,斯蒂芬·金加入匯豐。1990年至1993年,他在匯豐負責日本經濟研究。1993年至1998年,他負責歐洲經濟研究,并在1998年升任匯豐首席經濟學家。在各類投資者調查中,斯蒂芬·金的排名一直位居前列。
斯蒂芬·金撰寫了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經濟研究報告,包括對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以及對美國經濟和樓市的分析,另外還有新興經濟體對發(fā)達國家的日益增強的影響力。
2001年,斯蒂芬·金開始為英國獨立報撰寫專欄。2007年,斯蒂芬·金成為歐洲央行“影子委員會”的成員,他還是英國金融時報經濟學家論壇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