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年后,兩岸共續(xù)“銘傳情”
劉銘傳像
1891 年,臺灣正在劉銘傳的改革下邁向近代化,而劉銘傳卻因為保守官僚的掣肘、攻擊與誣蔑,被迫告病辭官到老家。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敗,臺灣被割讓消息傳回,劉銘傳悲憤交加,吐血而亡。
劉銘傳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可貴的創(chuàng)新精神,作為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在130年后的今天,繼續(xù)得到了發(fā)揚傳承。
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全景(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如今的安徽省肥西縣銘傳鄉(xiāng)劉老圩,是劉銘傳在1868年回鄉(xiāng)時興建的私家莊園,原建有房屋300余間。自劉銘傳始,劉氏家人在舊居內(nèi)共生活了82年。2013年開始,當?shù)貙變?nèi)居住區(qū)的主體建筑群,進行了局面修復,并對其已復建部分按歷史原貌進行了恢復,再現(xiàn)了當年劉老圩的整體格局和建筑風貌,并于9月24日全方位對外開放。
9月24日,海峽兩岸人士在劉銘傳故居東門參觀。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9月24日,海峽兩岸賓客參觀劉銘傳故居會客廳。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當日上午,海峽兩岸(合肥)紀念劉銘傳首任臺灣巡撫130周年大會在肥西縣銘傳鄉(xiāng)劉銘傳故居舉行。國臺辦、海協(xié)會、全國臺企聯(lián)、;鶗、兩岸專家學者、劉氏宗親等應邀參加。
紀念大會正是“海峽兩岸紀念劉銘傳首任巡撫130周年”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在9月22日至9月27日期間,近200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來到安徽,參加研討會并舉辦3場學術報告會,30多名兩岸專家學者,圍繞弘揚劉銘傳愛國主義精神,緬懷劉銘傳在抗法保臺、臺灣海防以及臺灣近代化建設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等作專題報告,“合肥學院劉銘傳網(wǎng)上紀念館”“臺灣巡撫劉銘傳圖片展”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也同步展開。(新華臺灣 邱海棠整理)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