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和王毅外長(資料圖)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在面對記者的提問時,李克強總理提到對中美關系持樂觀態(tài)度。令人鼓舞的是,上周蒂勒森訪華向中方發(fā)出邀請,希望兩國元首盡快會晤?磥恚忻狸P系似乎經受住了諸多不確定性的嚴峻考驗,兩國關系的大盤正在趨穩(wěn)。
自大選以來特朗普就一直對中國持批評態(tài)度,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他在處理美中關系方面與之前的態(tài)度相比有明顯調整。譬如,曾信誓旦旦要將中國認定為“貨幣操縱國”的說法并未出現(xiàn);2月,特朗普與習近平通電話時表示美方尊重一個中國政策。這些變化讓許多擔心美中關系走向的人略感放心。 特朗普主動邀請習近平主席訪美是雙邊關系趨穩(wěn)新跡象,它表明中美關系正轉回正軌。
中美關系合作才是主流,摩擦和分歧只是合作中的一些小煩惱,中美雙邊關系重新回到尋求合作的軌道是大勢所趨。為什么這么說呢?原因有三。
首先,中美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特朗普曾承諾將重啟美國經濟,提高民生。而要完成這一使命,美國需要一個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以及既有實力又有意愿與之合作的伙伴。放眼當今世界,中東地區(qū)戰(zhàn)亂不休,歐洲正深陷分離與移民的煎熬之中,俄羅斯與美國素來不和,要重振美國經濟既有能力又有意愿與美國采取深度合作的大國,恐怕也只有中國。
其次,美國要想解決亞洲的安全問題,不能缺乏中國的支持。當前正值東亞地區(qū)局勢日益緊張之際,尤其是“朝鮮核導技術日益成熟”。美國需要中國的支持——無論是勸說朝鮮克制核試驗,還是加強對朝鮮的制裁力度,沒有中國的實際配合,美國對平壤的種種施壓都將付諸東流。
拋開具體的議題,站在更高的戰(zhàn)略層面審視中美關系,我們不禁要問:兩國真的在各個領域都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嗎?或者兩國有關世界秩序與雙邊關系的理念真的有不可通約的差異嘛?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在剛剛發(fā)表的蒂勒森與王毅外長會面談話紀要中,蒂勒森的發(fā)言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多年來所倡導“新型大國關系”可謂一脈相承。蒂勒森說:“自從40年前美中展開接觸的歷史時刻開始,兩國一直本著不沖突不對抗(non-confrontation、no conflict)、相互尊重(mutual respect)、合作共贏(always searching for win-win solutions)的精神發(fā)展兩國關系,這一精神將繼續(xù)引導兩國進行深入對話、發(fā)展共識,以及未來關系發(fā)展!弊屑氶喿x蒂勒森的措辭,稍有中美關系常識的人都知道,這幾個關鍵詞恰恰是習主席很早就提出來。
在奧巴馬時代美方遲遲不予正面回應的概念。每當中方提起,美方往往既不直接否定,也不正面回答,而是旁顧左右而言他。但是,形勢比人強。作為商人總統(tǒng)的特朗普比較務實,他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中美間正在加速縮小的實力差距,于是從更加務實的角度來看到雙邊關系以及中國在未來世界秩序中的角色與作用。對此,我們似乎可以謹慎樂觀。當然,中美關系的航船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從現(xiàn)有的情勢來看,經歷跌宕起伏而逐漸趨穩(wěn)、走上正軌,應該是大勢所趨。(王鵬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