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媒體報道,前不久,繼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銅像被斬首之后,陽明山公園的蔣介石銅像也被斷頭。在此之前臺灣出現(xiàn)多起孫中山、蔣介石銅像被潑漆、拉倒的事件。臺灣《中國時報》28日發(fā)表遠望雜志社社長林金源的評論指出,八田銅像代表“臺獨”和反中思維,孫中山、蔣介石銅像代表中國認同。凝聚民族認同是發(fā)展“民主”的必要條件,但是別有用心的“民主”和“多元”,則會成為裂解中國認同的幫兇。
評論摘編如下:
繼烏山頭水庫的八田與一銅像被斬首之后,陽明山公園的蔣介石銅像也被斷頭。如果把這些首級和在此之前被潑漆、拉倒的銅像集中擺在一起,那將是何等怵目驚心的畫面?
臺灣社會由于認同錯亂,衍生出的憤怒、不滿、焦慮,無處可以宣泄,銅像遂成了替罪羔羊。簡單來說,八田銅像代表“臺獨”、“反中”思維,孫、蔣銅像代表中國認同。兩者不僅互斥,甚至水火不容。
臺灣社會以“民主”自豪,“民主”不但被奉為普世價值,甚至也被視為解決所有問題的萬靈丹。然而,“民主”可以解決臺灣日益嚴重的認同沖突嗎?
在威權統(tǒng)治時代,臺灣沒有認同沖突。當年絕大多數(shù)臺灣民眾都自認是中國人。盡管大陸當時比現(xiàn)在貧窮、落后不知多少,但臺灣民眾并不嫌棄自己身上的中國血緣。
“民主化”之后,統(tǒng)“獨”對峙跟著興起,認同沖突愈演愈烈。大陸比以往更進步、更富裕,但是不想當中國人的臺灣民眾何以越來越多?“民主”到底是解決認同沖突的解藥,還是“民主化”才給臺灣帶來認同沖突?這是臺灣民眾必須面對的兩個尖銳問題。
如果“民主”是“以數(shù)人頭代替打破人頭”,試問在“民主”臺灣,“斬首”八田和“鞭尸”蔣介石的兩群人,可能心平氣和坐在一起“數(shù)人頭”嗎?如果可以,他們何必粗暴地“打破人頭”?當年認定馬當局“親中賣臺”的綠營人士,為何不在臺灣“法院”里數(shù)人頭,而要發(fā)起“自知違法,但具有正當性”的“太陽花運動”,公然推翻臺灣“立法院”針對“服貿(mào)協(xié)議”一案點數(shù)人頭之后的決議?
顯然,“民主”的發(fā)展必先界定我群的界線,同我族類才適合“以數(shù)人頭代替打破人頭”。換言之,“民主”只能解決自認是一家人的群體的內(nèi)部矛盾。至于統(tǒng)、“獨”則是敵我矛盾,面對敵人,即便采取任何卑劣手段都具有正當性,豈能受限于數(shù)人頭的形式?
因此之故,民族認同沒有解決之前,臺灣社會我群的界線是模糊不安的,絕不可能發(fā)展出好的“民主”。數(shù)十年來臺灣空有“民主”形式,缺乏優(yōu)質“民主”內(nèi)涵,就是因為島內(nèi)充滿“非我族類”,“其心”不僅“必異”,甚且“可誅”。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把討論認同問題的“民族主義”置于“民權主義”、“民生主義”之前,有其道理。臺灣想要妥善解決“民權”、“民生”問題之前,絕對避不開認同問題。
伴隨西式民主一起迷惑臺灣社會的另一概念,就是所謂客觀、多元的價值觀?陀^、多元儼然成為“民主”之外的另一個普世價值。殊不知凡事講求客觀、多元,就淪為“相對主義者”,所有道德、是非、民族認同都被解構!皵厥住笔Y介石銅像和緬懷日據(jù)統(tǒng)治,都可見容于“多元”史觀,民眾見怪不怪,導致全體社會缺少公是公非。
大體而言,涉及全體福祉、族群尊嚴與社會安定者,涉及人倫關系與公是公非者,不適用“客觀、多元”概念。例如:蔡英文的父母是誰?被告是否有罪?臺灣民眾是不是中國人?公是公非問題都必須有一明確的答案,社會才會安定。臺灣民眾的民族認同,即便在目前尚未達成共識,但也必須努力朝凝聚共識邁進,“擱置爭議”、“多元并存”都是錯誤態(tài)度,只會讓問題更惡化。
臺灣課綱微調爭議的結果,當時馬當局“教育部”竟然主張由“統(tǒng)”、“獨”學者共編教科書,各說各話,不同史觀并呈,讓學生接受“多元”聲音。綠營在野時,要求多元史觀;綠營掌權后,史觀定于一尊。馬當局與國民黨至今沒看懂“客觀、多元”概念是“獨派”斗爭、奪權的工具;強調臺灣被荷蘭、西班牙、日本統(tǒng)治的“多元”經(jīng)驗,更是淡化臺灣和大陸的歷史、文化連結的秘密武器。
“民主”和認同是兩個不相干的面向,兩者原不沖突,也不該混為一談。凝聚民族認同是發(fā)展“民主”的必要條件,但是別有用心的“民主”和“多元”,則會成為裂解民族認同的幫兇。八田與一、蔣介石銅像被斬首,不就是明證?(作者為臺灣遠望雜志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