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網發(fā)表朱穗怡的評論文章表示,不少港人去臺北旅游,都會到臺北故宮欣賞館內收藏的大批中國歷史文物瑰寶。但這個游客必到的知名景點卻是島內“臺獨”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臺北故宮是弘揚中華文化的載體,是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民進黨當局于是企圖把臺北故宮“臺灣化”、“國際化”,以“稀釋”其中華文化的標識。最近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上任第一天就公然宣稱自己主張“臺獨”,還揚言要把臺北故宮變成“臺灣民眾的故宮”。其“去中國化”的圖謀已是昭然若揭。
故宮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中國近代史。故宮于1925年10月正式成立,后來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火,大批文物遷移到南方,顛沛流離十多載。1949年,其中部分文物被國民黨政權轉運到臺灣。1965年,臺北故宮博物院落成。至此中國有了兩個故宮博物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博物院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形成了一種天然的聯(lián)系,尤其前些年兩個故宮博物院的交流與合作,對發(fā)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增進兩岸同胞情感起著重要作用。但這正正戳中“臺獨”勢力的“死穴”!蔼毰伞币恢币詠順O力撇清臺灣與大陸的關系,而臺北故宮博物院正是兩岸歷史的重要聯(lián)結。
早在十多年前年民進黨執(zhí)政時,就曾提出要把臺北故宮轉型為“亞洲博物館”,如今陳其南叫囂要把臺北故宮定位為“東亞中心”、“增建琉球館、西班牙館、澳門館、日本館等”,可謂如出一轍,目的就是要“去中國化”,把臺北故宮變成不倫不類的“國際博物館”。
蔡當局兩年前上臺以來,無所不用其極地推行和縱容“去中國化”,大搞“文化臺獨”。臺北故宮“被轉型”不過是冰山一角。縱使當局圖謀得逞,把臺北故宮“國際化”,就能切斷兩岸歷史文化聯(lián)結了嗎?民進黨不要異想天開了。中華文化早已滲透臺島的大街小巷。最明顯的便是那一座座香火鼎盛的廟宇。據(jù)統(tǒng)計,臺灣廟宇密度高居全球第一。此外,兩岸同文同語。難道當局能禁止民眾說閩南話、客家話、普通話嗎?難道要禁止民眾寫漢字嗎?難道要民眾不能使用漢字姓名嗎?難道要禁止民眾信仰媽祖嗎?
民進黨知道搞“法理臺獨”不獲國際社會承認,遂企圖大搞“文化臺獨”,以切割兩岸聯(lián)結、疏遠兩岸民眾情感,從而阻撓兩岸統(tǒng)一。然而,這兩年,臺灣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對大陸的好感度日益增加,到大陸發(fā)展的意愿創(chuàng)近年新高。一方面是因為大陸實力不斷增加,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兩岸文化聯(lián)結并不是人為因素就可以被切斷的。正如島內一位作家所說,“文化臺獨”消滅不了中華文化,反會使自己(民進黨)政治短命。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