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華日報》25日發(fā)表社論《天涯咫尺》,全文如下:
兩岸“大三通”業(yè)已啟動,從臺北搭飛機到上海,比坐高鐵從臺北到高雄還快;臺北到廈門,比臺南開車到高雄只多20分鐘。兩岸來來往往的人,有句共同語言:“原來兩岸距離這么近!”
兩岸隔著一道海峽,距離的長短其實從沒有變過。過去為何覺得道路漫長?那是人為的結(jié)果,因為來往交通違背物理定律,“兩點之間,直線最近”,而需要拐來拐去、繞來繞去才能到達。人們一向以花費的時間來算距離,消耗時間多,當(dāng)然覺得距離遠。
還有一種“心理距離”,如果懷疑對方,仇恨對方,連對方打個招呼,都認為居心不良;那么,即使同床,也可異夢。如果心胸開闊,甚至心有所系,則“天涯若比鄰”,不能相見,也會相互祝福。兩岸間距離縮短,得力于情勢和緩,亦即,雙方在心理上掃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礙,釋出善意,良性互動,各有所守,各有所放,不再畫鬼嚇自己,不再見到黑影就開槍。過去的緊張,現(xiàn)在的和緩,都是人為造成的。
站在臺灣立場,兩岸和緩,當(dāng)然對我們有利,但那些就怕人家不生氣的挑釁言詞不斷噴出,來兩只熊貓就說臺灣主權(quán)被矮化,甚至“打倒共匪”這種口號還說出口,以為這樣可以設(shè)下彼此距離,這根本是自己騙自己。兩岸關(guān)系不能斷,也斷不了,這是現(xiàn)實,所以交往是唯一選擇。既要交往,心理距離和實際距離就得有個平衡點,否則便會進退失據(jù)。
[責(zé)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