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畫起源和發(fā)展

時間:2011-01-24 16:26   來源:中國網

  年畫是中國畫的一種。大都用于新年時張?zhí),裝飾環(huán)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慶之意,故名。傳統(tǒng)民間年畫多用木板水印制作。主要產地有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等,上海有“月份牌”年畫,其他還有四川、福建、山西、河北以至浙江等地。舊年畫因畫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稱謂。整張大的叫“宮尖”,一紙三開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細致的叫“畫宮尖”、“畫三才”。顏色上用金粉描畫的叫“金宮尖”、“金三才”。六月以前的產品叫“青版”,七、八 月以后的產品叫“秋版”。
 


  各地對年畫的稱謂南轅北轍,北京叫“畫片”、“衛(wèi)畫”,蘇州叫“畫張”,浙江叫“花紙”,福建叫“神符”,四川叫“斗方”……不一而足。今天,各地對年畫逐漸約定俗成地簡稱為“年畫”。

  年畫是中華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種民間工藝品,是一種承載著人民大眾對未來美好憧憬的民間藝術表現(xiàn)形式。歷史上,民間對年畫有著多種稱呼:宋朝叫“紙畫”,明朝叫“畫貼”,清朝叫“畫片”,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文人李光庭在文章中寫到:“掃舍之后,便貼年畫,稚子之戲耳。”年畫由此定名。


  年畫畫面線條單純、色彩鮮明、氣氛熱烈愉快,如春牛圖、歲朝圖、嘉穗圖、戲嬰圖、合家歡、看花燈,胖娃娃等,并有以神仙、歷史故事、戲劇人物作題材的。頗多作為門畫張貼之用,夾雜著“神祗護宅”的觀念,如“神荼郁壘”、“天官”、“秦瓊敬德”等,體裁(或形式)有門畫(獨幅和對開)四屏條和橫豎的單開獨幅等。宋代已有關于年畫的記載,目前見到最早的一幅木版年畫是南宋刻印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清代中期,尤見盛行。建國后,年畫在傳統(tǒng)的基絀上推陳出新,豐富多彩,更為人民群眾所喜愛。

  年畫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先河,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歷史、生活、信仰和風俗的反映。每逢過農歷新年時買兩張年畫貼在大門上,差不多每家都是如此,由大門到廳房,都貼滿了各種花花綠綠、象征吉祥富貴的年畫,新春之所以充滿歡樂熱鬧的氣氛,年畫在這里面起著一定的作用。大抵比較富厚人家,在廳房總喜歡懸掛老壽星、紫微星、福、祿、壽等。至與梅蘭竹菊等花鳥圖,自然亦在歡迎之列。

  【起源和發(fā)展】

  相傳中國之年畫,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張貼門神為多,故年畫可以包括門神在內。

  明初年間,日本人曾在甘肅發(fā)現(xiàn)兩種宋朝的年畫:一幅是班姬、趙飛燕、王昭君、綠珠的四美圖,都作高客長袖的宮裝;另一幅是灶王爺和關圣帝君。兩幅畫上都蓋有“平陽姬家雕郎”的店鋪字樣,足見在宋時人物年畫已具規(guī)模。

  由于朱元璋提倡過新年要貼春聯(lián),這樣發(fā)展下來,年畫也就特別發(fā)達起來。今日被保存下來的,還有明萬歷年間最流行的彩色套印的木刻福綠壽三星圖、天官賜福圖等,刻工頗精致,迄今仍為民間所師法。還有實用的歷畫,如:春牛、灶馬、芒神等;更有歷史故事的“孟母教子”、“岳飛槍挑小梁王”。“牛郎織女”,“白蛇傳”等。至于三國演義、水滸等古典文學名著,也被采用作年畫題材。及至明末崇禎間,天津楊柳青的年畫極為馳名,圖畫內容也愈見豐富。

  清代人才輩出,年畫的題材更加廣泛,除了人物、花卉、山水等藝術作品外,還有“老鼠嫁女”、“王婆罵雞”等諷喻畫,以及用歇后語構成的連環(huán)圖畫,予人以一種幽默感。印制方面亦有各種各樣,有木板、有石印、有膠版、有國畫、有水彩、有圖案、有單線平涂。有炭彩、有仿古、有創(chuàng)作,甚至有翻印西洋畫的,例如姑蘇年畫中之“西洋之劇場”就是。

  【年畫的出產地】

  年畫的出產地,一向分成兩大中心:北方是在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縣的寒亭;南方是在蘇州桃花塢和廣東的佛山。他們的產量和制作,都各有明朗的風格,而且市場的范圍也很大。這因為,年畫在很長時期以來,一直就是民間所創(chuàng)造、所喜愛的美術作品。雖則年畫在宋代已經具有了雛型的規(guī)模;但它的真正形成則在明代,資格最老的要算天津楊柳青的產品。

  天津楊柳青年畫

  楊柳青(原名古柳口),是在天津正西三十里的一個市鎮(zhèn),地當大清河的下游,風景宜人,交通便利,全鎮(zhèn)居民經營年畫生意者約占五分之二以上,由明末崇禎年間開業(yè)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悠久歷史。極盛時期是在清光緒十年以前,每年要賣出二千萬份以上,行銷于華北和東北,遠至西北的新疆各地。如齊建隆、戴連增、美利記等字號早年所印的年畫,在內地即已成為珍品,在海外更難得一見。f

  山東濰坊寒亭(楊家埠)年畫

  其次要說到寒亭年畫,寒亭鎮(zhèn)是山東濰縣城東北約四十里的一塊地方;但年畫的制作并不在寒亭鎮(zhèn)內,而是在寒亭附近的幾個小村莊里,其中以西楊家埠最為著名,差不多有一百余家經營年畫,多半只是家庭的副業(yè),專門以此為業(yè)的不過幾家,其中以"同順堂"一家為最大,資本雄厚,出品除行銷于山東境內各縣外,南至大江流域,北自東北各省,西則直到鄭州一帶,不可謂之不廣。

  寒亭的年畫一共可分為六類:

  第一類是神馬像,門神、財神、灶王、八仙等是。
  第二類是莊稼生活,像春耕圖、秋收圖,過新年圖等是。
  第三類是吉祥畫像,富貴滿堂、福祿壽喜、連生貴子等是。
  第四類是怡情畫像,漁樵耕讀、春夏秋冬等是。
  第五類是故事畫像,廿四孝、梁山伯祝英臺等是。
  第六類是戲劇畫像,唐僧取經、桃園結義等是。畫中每個人物的表情動作,都有恰如其份的刻劃。

  寒亭戲劇畫,多取材于舞臺上的扮相,其中又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完全按照舞臺上的形態(tài)而畫;另一種則是把舞臺上的形態(tài)加以點綴,例如:戰(zhàn)士便都有騎馬,戰(zhàn)場上則配搭山水樹木,室內也能加上門窗和陳設。但是人物的服裝,仍是模仿舞臺上的裝束,尤其是花臉,也都依照演劇的方式來勾抹的。據說寒亭的戲劇畫是得到天津名畫師王壽田不少新的稿本,因此遂一躍而與楊柳青齊名。

  上述六類年畫中,以第一類面世為最早;但門神、灶王還不能滿足人們藝術欣賞的要求,于是第二類乃至第三類便陸續(xù)出籠了。不過寒亭一帶所出的戲畫,看來和楊柳青的出品很相近,只是在色彩上略有變化而已。

  江蘇蘇州桃花坊年畫

  再次是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其開業(yè)年代約在太平天國以后,當時與天津楊柳青、廣東佛山,是鼎足而三的年畫名產地。除了蘇州各地是它的銷場中心以外,更遠及湖南、湖北和云南、貴州、閩、贛諸地,若干年來始終如一。此中還出了一位名畫家王鐵珊,他的字體很秀逸,富書卷氣,尤其用山水畫的現(xiàn)實筆法,寫西湖風景,稱為一絕。

  桃花塢的年畫,最時興的除了三星圖,天官賜福圖等外,還有滑稽年畫和常識年畫。前者如:"老鼠娶親"、"五鬼鬧判"、"六童鬧彌陀"、"怕老婆"等,皆寓有諷刺意味。后者如:"十二生肖"、"百鳥圖。"、"五倫圖"、"西湖十八景"。"歲寒三友"等,皆足供人查考和欣賞的。它也側重戲畫,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秦香蓮、孔雀東南飛、西廂記、秋江、賈寶玉與林黛玉等,都出自名畫家手筆,絕非俗不可耐。

  廣東佛山年畫

  最后便是廣東佛山的年畫了。佛山原是南?h一個大鎮(zhèn),其年畫銷路的最鼎盛時期,是在清末民切之間,以農村為主要銷場,包括廣東、廣西全境,和福建、湖南、貴州一部分地區(qū),并遠至南洋群島。但至我國對日抗戰(zhàn)以前,即逐漸衰落,這原因有四:

 、偈欠鹕降纳虡I(yè)地位被廣州取而代之;
  ②是石印代替了傳統(tǒng)的棕刷木版拂印的古老方法;
 、凼敲裰菨u開、帶有濃厚迷信色彩的神像畫,不能適應大眾需要;
 、苁寝r村經濟衰退,購買力薄弱了。

  四川綿竹年畫

  除了上述南北兩大年畫中心之外,四川的綿竹市也產年畫;但只行銷于四川內和西南若干地區(qū)。綿竹年畫的歷史遠在明末時便已開始了,它發(fā)展得最蓬勃的時期是在清朝乾嘉(乾隆,嘉慶)年間,當時綿竹經營年畫的成行成市,最興旺時有二三百家年畫店,擁有成萬名的年畫制作工匠。

  有兩種原因可能是綿竹年畫發(fā)達的原動力:

  其一是綿竹曾經出現(xiàn)過大量民間畫工,他們應聘到四川各地從事建筑的裝飾、 彩繪和寺院的 雕塑、 壁畫等工作。這些畫工有一定的繪畫造詣,當他們回到故鄉(xiāng)閑居的時候,偶爾技癢,便成了年畫的制作家。

  二是綿竹的造紙業(yè),自古以來就很發(fā)達,年畫印刷就地取材,份量充足而成本殊輕,該縣擁有一種特產粉尖紙,可以較長時期保持鮮艷色彩而不褪。

  由于地區(qū)關系,楊柳青和桃花塢的年畫,比較易于吸收外來形式的影響;但綿竹因為地處西陲,過去交通不便,當?shù)氐漠嫻ず苌偈芡鈦碛绊懀蚨麄兝L制的年畫,更有濃厚的民間氣息,更富粗擴、古拙的趣味。

  大抵年畫的制作,木版比石印更富情趣,首先是構圖的設計,設計圖稿要顧到大眾的心理,那些木板的吉祥喜慶年畫,永遠占著行銷的首席地位。

  圖稿設計的第二個要點,便是畫工的精拙,凡是線條細致,調色適宜的,必受大眾歡迎。但圖稿設計,各家有各家的版樣,互不相同,即使同一畫稿,也必設法做出一些差異來,或是姿勢部位稍變,或是線條顏色稍改,總以能表現(xiàn)出工整細致的為上品。

  木版年畫雖為我國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但因木版不易保存太久,用過幾年必需翻刻,翻一次不免失去一部分神采。最初是用木刻套色,之后改用了五彩石印,雖其紙質和顏色都很拙劣,卻代表了民間藝術的樸實形式,而且取價低廉,所以仍能滿足廣大群眾的愛好。

  因為印刷技術的突飛猛進, 年畫也跟著出現(xiàn)了新貌。 它利用舊形式, 注入新內容, 所選取的題材, 也多至數(shù)百種。 用七彩橡皮版影印, 彩色艷麗,形象鮮明,抗戰(zhàn)前后的新年畫,叫做月份牌,曾經喧賓奪主了一段時期,便是由楊柳青與挑花塢的木刻畫蛻變而來。那時畫人物的推周慕興為巨擘,次為徐詠青的風景畫、謝之光的時裝美人畫,鄭曼陀、杭揮英的仕女畫,都富有時代的氣息,都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手。

  正統(tǒng)的年畫,多數(shù)是對開、三開、四開的條屏,而且是采用道林紙彩色印刷,堪與流行的美女月份牌爭雄,于是石印膠版代替了木刻藝術,以后更有了柯式影印術,原有的農村手工副業(yè)就不免轉而為城市的輕工業(yè),成為可以大量復印的彩色印刷品。

  年畫起源于古代的門神畫,而門神畫早在堯舜時期就出現(xiàn)。據東漢《獨斷》記載,漢代民間已有門上貼的“神茶”、“郁壘”升像,F(xiàn)存最早的年畫是宋版的《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綠珠,習稱《四美圖》。

  木板年畫
 。{  
起源

  楊家埠素以生產木板年畫面著稱,與天津的楊柳青。蘇州的桃花塢并稱為我國民間的三大畫市。楊家埠的木板年畫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傳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間,到清朝康熙,雍正時已相當發(fā)達。全村出現(xiàn)了永盛、公茂、吉盛、萬順、廣盛泰等十幾個字號的畫店。到清朝咸豐、光緒年間,發(fā)展到作坊百家。畫種過千。家家雕木刻版,戶戶描繪丹青。傳說,明朝后期有位太監(jiān)回楊家埠探親,從宮中帶回一幅彩繪門神像,鄉(xiāng)親們十分喜歡。當時有個能畫善刻的人,巧妙地把它臨摹下來,雕成木版,涂色印制,使鄉(xiāng)民們也貼上了皇宮的門神像。從此,木版年畫在楊家埠逐漸盛行。

  特點

  楊家埠年畫是濰坊民間藝術的一朵奇葩。多少年來。它以獨特的藝術魅力吸引著廣大群眾。它取材于民間生,而又不拘泥于現(xiàn)實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表達的內容加以高度概括和形象地夸張。它利用我國傳統(tǒng)的勾線技法,構圖對稱飲滿,線條粗獷,色澤明快,以紅、綠、藍、黃為主,對比強烈,主題突出。畫中人物質樸大方,散發(fā)著濃郁的鄉(xiāng)士氣息。
體裁楊家埠年畫體裁廣泛。想象豐富。神荼郁壘、秦瓊、鐘馗等門神肖像,反映了農民寄希望于門神的保護,期求合家安樂,<鹿鶴(六合)同春>、<老壽星>、<貓(耄)蝶(耋)戲牡丹>。反映了人們希圖長壽健康的意愿,<金魚(玉)滿堂>、<搖錢樹>、<聚寶盆>等。表達了人們發(fā)財致富的愿望,<男十忙>、<女十忙>等則是把男子,婦女在十個節(jié)氣中的活動,概括到一個畫面上,表現(xiàn)了農民辛勤勞動,熱愛生活的場面。有的年畫還寄托著人們肖災祛禍、安居樂業(yè)的。總之,楊家埠木板年畫表達了農民們生動復雜的生活理想和愿望。

  工藝

  楊家埠年畫生產分繪畫、雕刻、印刷、裝裱等幾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極為精細準確。做法是先將畫稿勾出黑線稿,貼到刨平的梨木或棠木板上,雕刻出主線版。待印出主線稿后,再分別不同顏色,刻出色版,套色印刷,最后修版裝裱而成。

  平陽木板年畫
  
  源于宋朝平陽(古臨汾)的木板年畫藝術在元、明、清時期得到廣泛發(fā)展。宋朝滅亡以后,元代統(tǒng)治者強迫許多印刷工人從南方遷到平陽,使這里成為印刷工業(yè)的中心,從而產生了平陽木板年畫。大部分平陽木板畫是由有此嗜好的農民在業(yè)余時間雕刻印制而成的。取材于當?shù)氐牧曀缀蛡髡f故事,木板畫的內容主要是些花、鳥、魚和歷史人物。采用夸張生動的描寫手法和鮮明的顏色,畫面充滿當?shù)氐娘L味,反映了當?shù)厝嗣窠】、勇敢、浪漫的性格。平陽年畫根據不同的用途有不同的種類。有的懸掛在臥室,有的貼在門窗上,有的則用來裝飾廚房或桌子!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虹口区| 绥芬河市| 项城市| 桃源县| 延川县| 津南区| 通州市| 江津市| 永登县| 砚山县| 翁源县| 安丘市| 屏东县| 南投县| 重庆市| 贵德县| 广德县| 五寨县| 商丘市| 凤凰县| 通海县| 巴中市| 张家界市| 曲水县| 渝北区| 龙岩市| 阿克陶县| 新龙县| 阿拉尔市| 稷山县| 寿光市| 宣汉县| 汽车| 彭山县| 临漳县| 娱乐| 嘉善县| 额济纳旗| 驻马店市|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