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新竹舊城演進脈絡

  時間:2008-01-09 14:55    來源:中國臺灣網(wǎng)     
 
 

  早在三百年前,漢人足跡初墾此地之時,竹塹已是北臺灣最古老的文化重鎮(zhèn)。到清朝時,更視淡水廳為北臺灣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當時的淡水廳治設在淡水廳城竹塹城內城隍廟旁。為了防御需要,竹塹地區(qū)鄉(xiāng)紳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興建竹子城。嘉慶十一年(1806年),為防海盜侵擾沿海而加筑土圍,之后在道光七年(1827年)陰歷六月十日興建石磚城,道光九年(1829年)農(nóng)歷八月二十四日落成。道光22年(1842年)因國防需要而加高外部土墻,使竹塹城成為雙重城廓的城市風貌。一般所指的新竹城,通常是指現(xiàn)在東門城所代表的道光九年(1829年)所砌的石城墻。

 

  大體而言,竹塹舊城的發(fā)展可分為三個時期:

  竹子城時期
  

  雍正十一年(1733年),漢人于聚居的城隍廟附近植栽防御用途的蕀竹叢。初期的竹子城是以臺灣生長的蕀竹為材料,周長四百四十余丈(約1408公尺)。設有四座城門,東門位于暗街仔(東前街36巷),北門位于北鼓樓(新復珍餅店一帶),南門位于關帝廟一帶,西門位于石坊街口一帶,但在乾嘉年間被毀壞。

  石磚城落成
  

  在嘉慶年間,為防海盜作亂,興建了保護聚落的土城墻,土城周長一千四百九十五丈(約4984公尺),南北距石城不及半里,城高一丈(約3.2公尺),城外植竹開溝,溝寬二丈(6.4公尺)。


  土城建有四座大城門:東為賓旸門,西為告成門,南為解阜門,北為承恩門。小城門四座:東為卯耕門,西為觀海門,南為耀文門,北為天樞門,形成石磚城外有土城,兩道城濠雙重防御。

 

  道光七年(1827年),應居民要求又建筑石墻,石磚城材料除了城門取自唐山石外,以本地石材為主。東門迎曦門即今之東門圓環(huán),西門挹爽門位于集賢街和中山路交叉口的基督長老教會一帶,北門拱宸門位于北大路和北門街交叉口一帶,四座城門樓高二丈零九吋(約6.69公尺)。

  興建土城雙重城廓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淡水廳署為防止中英鴉片戰(zhàn)爭波及竹塹城,在石磚城外加高土城防御工事。土城的興建有兩個階段,一是為防御海盜建于竹城之后;二是道光年間基于國防理由而建。在此所指的是第二次的興建。土城、石磚城墻經(jīng)過多次修葺增高,提供的不只是國防上的保衛(wèi),同時也象征地方統(tǒng)治態(tài)勢的確立,這雙重城廓的風貌一直維持到清末。

  竹塹城舊址及舊街規(guī)劃

  1905年,新竹廳公布新竹街的市區(qū)改正計劃,內容有一環(huán)狀計劃道路,包括街路、公園、綠地、排水路等。主要是道路的修改和拓寬,計劃范圍大致涵蓋昔日土城范圍。由1905年起至1909年,又制定更具體的計劃。

  市區(qū)改正計劃陸續(xù)推行后,市街面貌明顯改變,例如城墻拆除,潛園被中山路貫穿,明志書院被西大路、西門街分割,考棚被文昌街穿越,東瀛福地為東前街穿過等。此計劃使新竹城開始進行超歷史紋理的解構發(fā)展,舊建物和市街逐漸消失。

  日據(jù)時期的市區(qū)改正計劃

  新竹街道歷經(jīng)日據(jù)時代三次市區(qū)改造計劃:

 

  第一次(1905-1915)


  此時期新竹州廳名新竹廳。當時廳舍沿用清末淡水廳署衙門,為磚木結構的傳統(tǒng)建筑,而木材多腐朽,且格局不適合日據(jù)臺灣殖民地的地方官制,故規(guī)劃成為符合當時需求的新廳舍。

  第二次(1916-1930)


  此時期遭遇日本關東大地震,以致臺灣的市區(qū)計劃受到停滯。1918年,新竹州廳架構規(guī)劃已完成,但延遲至1925年才得以興建,并于次年完工。藉此新落成的廳舍舉辦新竹州產(chǎn)業(yè)共進會,自此以后仍持續(xù)有所增改建。

  第三次(1931-1937)


  這一階段著重于道路的新增與拓寬。由竹東道路與縱貫路交叉點經(jīng)東門接續(xù)新竹廳通往新竹神社的路線,因為有部分路段因迂回形成交通上的阻礙,所以重新規(guī)劃直線道路,成為今天光復路底、東門街、中正路、中山路之直線動向的前身。

 
編輯:賀晨曦    
 
圖片
丰宁| 扶绥县| 韶关市| 建昌县| 永福县| 尼勒克县| 武宣县| 威远县| 广德县| 余庆县| 南汇区| 望城县| 辉县市| 循化| 灌南县| 全州县| 隆安县| 政和县| 左权县| 措勤县| 泰顺县| 弋阳县| 柳州市| 禹城市| 正宁县| 措美县| 蓬安县| 宜阳县| 泗阳县| 西和县| 龙州县| 台北县| 招远市| 万源市| 鹿泉市| 贵南县| 武宣县| 开江县| 广德县| 建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