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俄羅斯-俄學生歡迎中國地震災區(qū)孩子

時間:2008-07-18 15: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7月17日電 通訊:“歡迎來到俄羅斯”——俄學生歡迎赴俄療養(yǎng)的中國地震災區(qū)孩子

  當地時間17日下午,從北京乘國航包機直飛俄羅斯進行療養(yǎng)的91名四川地震災區(qū)中小學生抵達俄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這些孩子走下飛機舷梯時,前往機場迎接的俄羅斯近百名學生高呼“歡迎來到俄羅斯”。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行政長官謝爾蓋·達爾金、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劉古昌、俄地方官員以及中國駐哈巴羅夫斯克總領館外交官前往機場迎接。在機場,一對俄羅斯男女青年向療養(yǎng)團團長楊貴仁送上象征迎接貴客的面包和鹽。

  7月17日,俄羅斯學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歡迎災區(qū)小朋友。當日,赴俄羅斯療養(yǎng)的364名四川地震災區(qū)中小學生從北京、成都兩地抵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其中91名在北京首都機場乘坐國航包機的學生首批到達。療養(yǎng)團的所有成員將入住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海洋”全俄兒童中心,開始為期20天的療養(yǎng)。 新華社記者鄭悅攝

  身著橙色和藍色T恤衫、手中揮舞中俄兩國小國旗的俄羅斯學生夾道歡迎中國學生,不停地熱情呼喊“歡迎來到俄羅斯”。

  穿著藏族、羌族等少數民族服裝的中國學生特別惹眼。10多名俄羅斯攝影及攝像記者紛紛將鏡頭對準他們,并不時攔住他們采訪。

  達爾金在機場向媒體表示,俄濱海邊疆區(qū)已經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讓中國地震災區(qū)的孩子得到很好的休息并恢復健康。

  迎接中國學生的大巴車在俄羅斯交警的引導下抵達位于海邊的“海洋”兒童中心。在中心大樓,上有用俄語和漢語寫著“歡迎來到俄羅斯”、“俄中永遠是朋友”、“四川,我們與你同在”等字樣的條幅格外顯眼。俄方邀請的10多名擔任翻譯的志愿者身穿印有“中俄友誼萬歲”的T恤衫,同在此療養(yǎng)的俄羅斯學生一起列隊歡迎中國學生。

 

  7月17日,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災區(qū)中小學生在享用她們抵達俄羅斯后的第一頓美餐。當日,赴俄羅斯療養(yǎng)的364名四川地震災區(qū)中小學生從北京、成都兩地抵達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其中91名在北京首都機場乘坐國航包機的學生首批到達。療養(yǎng)團的所有成員將入住符拉迪沃斯托克市的“海洋”全俄兒童中心,開始為期20天的療養(yǎng)。 新華社記者鄭悅攝

  “海洋”兒童中心建于1983年,是目前俄羅斯最大的兒童療養(yǎng)中心,也是俄遠東地區(qū)唯一有能力接待外國兒童療養(yǎng)的機構,每年都接待大量外國兒童到此療養(yǎng)。

  為了迎接四川地震災區(qū)學生的到來,“海洋”兒童中心特地在教室、活動室外面貼上了用漢語寫就的標志。兒童中心內部很多地方都貼著包含中國元素的照片,比如姚明、易建聯(lián)、劉翔等中國運動員的照片,為的是讓孩子們不感到陌生。北京奧運福娃的照片和紀念品也隨處可見。在影視廳外面的墻壁上,中國大熊貓、俄羅斯北極熊、故宮、克里姆林宮以及中俄兩國領導人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營造了中俄友好的濃郁氣氛。

 
  當地時間下午3點多鐘,“海洋”兒童中心為首批抵達的地震災區(qū)學生精心準備了餐點,包括俄式烤肉、米飯、面包和湯。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為了讓地震災區(qū)的孩子能夠吃上可口的飯食,他們還特地聘請了中國廚師。

  來自四川綿竹九龍中心小學的袁利同學說,俄式烤肉很香。袁利說,雖然對俄式伙食還不是很習慣,但相信自己很快會適應的。

  據悉,為了讓中國學生更好地療養(yǎng)并了解俄羅斯,兒童中心特地邀請了110名來自俄羅斯農村的學生在此療養(yǎng),他們將與中國學生一起參加文化、體育和藝術活動。

  療養(yǎng)團團長楊貴仁介紹說,療養(yǎng)的中國學生將在此學習外語,同時也教俄羅斯學生學習漢語,并一起做各種游戲。希望他們通過參與集體活動,淡忘地震所帶來的痛苦;通過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放松心情;通過與俄羅斯學生的互動,調整心理狀態(tài),為新學年做好準備。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乌兰浩特市| 合山市| 五莲县| 银川市| 冷水江市| 铜川市| 淮滨县| 古浪县| 崇文区| 望江县| 扬中市| 耿马| 江门市| 治县。| 韶山市| 孟州市| 南木林县| 南澳县| 阿拉尔市| 武川县| 新干县| 西乌珠穆沁旗| 榕江县| 林芝县| 千阳县| 五大连池市| 遂昌县| 武宣县| 礼泉县| 天气| 霍州市| 伊金霍洛旗| 麟游县| 天峨县| 衡山县| 溧阳市| 泾源县| 射洪县| 焉耆| 阜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