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淮陽太昊陵。太昊陵,全稱淮陽太昊伏羲陵,又名伏羲陵,俗稱人祖墳,淮陽城北約1.5公里處。(圖片來源:河南省臺辦 攝影:首席記者李紅軍)
公元2009年2月26日,農(nóng)歷二月初二,一如往年的同一時刻,河南淮陽再次被推到聚光燈前,再次吸引了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眼球。
這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時刻,這一天,一年一度的公拜伏羲大典在淮陽太昊伏羲廟內(nèi)舉辦,同日,為期一月的淮陽古廟會也隆重開場。
不用說,祭拜是為伏羲,而廟會,也是因了伏羲才延續(xù)了幾千幾百年。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陵依舊,喻示著華夏民族人文的原點;廟故我,盛裝著人們不盡的膜拜之情;廟前的古老蔡河依舊流淌,裹挾著無盡的歷史碎片。不同的是,今年的公拜似乎顯得更特別:輕的雪花,不及落地便羽化成了繚繞不盡的祥瑞之氣;陳中等一批奧運(yùn)冠軍的上香乃至頭炷香99萬元的競拍,更增添了人們對“人文初祖”的恭敬之情。
太昊伏羲,是這一天被人們恭頌得最多的名字;太昊陵,是這一天被一遍遍膜拜的圣陵。
雖然年年人不同,但心情卻是一致的:重拾民族記憶,溫故古老往事,記取祖宗恩德,弘揚(yáng)華夏精神。
神圣、輝煌……
在這樣的日子、這樣的時刻,走進(jìn)龍都淮陽、走進(jìn)太昊伏羲廟,走進(jìn)人祖龍根之地,打撈太昊伏羲文化,讓記者感受到一種難以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