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遠見》雜志網(wǎng)站日前刊文稱,不認識蔡衍明的人,第一眼看到他,實在無法與臺灣首富連結在一起。在一般人印象中,金融、科技業(yè)的首富如蔡明忠、張忠謀、郭臺銘等,無不是西裝革履、氣宇軒昂;說起人生經(jīng)營大道理來,字字珠璣,聞者莫不恭錄奉行,作為人生指引明燈。而蔡衍明卻是低調(diào)樸實,說話坦誠率直。
文章摘編如下:
我認識蔡衍明,是個偶然,是承繼來自父親的緣分。十多年前,父親雖然已經(jīng)年逾八十,依然耳聰目明,記憶力甚好。有天我們一起看電視,看到蔡衍明出現(xiàn)在鏡頭前,他以食品王國旺旺集團總裁身份,回臺一舉買下“三中”媒體,引發(fā)熱烈討論。父親看著電視,淡淡地對我說:“蔡衍明是我以前的學生”。這句話引起我莫大的興趣:到底蔡衍明小時候是怎樣一個人?父親一生從事教育事業(yè),閱人無數(shù),應該對蔡衍明有特別印象才是。
我心里這么想。沒想到父親是這么形容蔡衍明的:他從小不愛念書,是師長眼中的壞學生、麻煩制造者。有位老師還揚言:看到他一次、打他一次。有著四個兒子的父親,對蔡衍明卻十分疼愛,把他當成自己兒子般看待;認為他雖然不愛念書,但是心地善良,尤其是對父母特別孝順。
所以父親與蔡衍明之間,竟然結了一世不解之緣。正巧那年春節(jié)后,蔡董設宴款待幾位常在中時發(fā)表文章的作者喝春酒,我便找機會跟蔡董說,是否還記得馮老師,他竟然高興的說:記得記得!餐后跟我要了電話,說要找時間去見見這位少數(shù)—如果不是唯一—愿意接納他的恩師。沒想到一周后,他竟然就出現(xiàn)在我父親面前,握著父親的雙手,激動不已。這個鏡頭讓我至今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父親自從退休后,在竹東鄉(xiāng)下陪著失智的母親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日子,除了上聚會所,幾乎已被世人遺忘;多年下來,也從未看到他過去的任何學生來探望他。自從蔡董探望過父親之后,幾乎每隔幾個月,尤其是春節(jié)前,蔡董一定會派專人送些禮物、藥酒到竹東給父親,從未間斷。
每次我與蔡董見面,他也一定要我問候我父親。這件事,讓我深刻體會到,蔡董真的是一位重感情、重孝道、重師恩、重承諾的人。父親這么一位默默無名、沒有背景身份的退休老人,除了自己的親人子女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偶爾會過來探望他之外,幾乎無人聞問。海內(nèi)外共雇用了數(shù)萬人、每日事務倥傯的蔡董,居然還會惦記著這么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師,見了面依然如此的謙卑尊敬。這在眾多成功的實業(yè)家當中,恐怕是鳳毛麟角。
直到去年初,父親以97高壽過世。我在《中國時報》上寫了篇文章悼念父親。蔡董讀后立刻打電話來安慰我。在電話中,可以感受到他的哀傷與不舍。他知道父親的告別儀式日子后,在百忙之中特地搭私人飛機回到臺灣,專程送父親最后一程。他靜靜地坐在第一排,聽著看著回顧父親一生的短片。他專注地坐完全程,才默默起身離開。在門口握著他的手,我心中充滿著感動與感激。我相信父親在天上,一定會以這位杰出的學生為傲、為榮。
近日從報上看到蔡董舉辦兩岸的“旺旺孝親獎”活動,藉以發(fā)揚中華文化中最珍貴的孝道。我一點都不會感到意外,因為蔡董就是個心中有孝道、誠于中形于外的人。從網(wǎng)絡直播的“旺旺孝親獎”頒獎典禮上,聽到蔡董親口說出他對他父母“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我的感受特別深。
他現(xiàn)在貴為臺灣首富,父母已經(jīng)過世多年,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回報父母恩情,讓他們再過上幾天好日子。我父母辭世一年多了,我對父母的思念,卻未曾隨著歲月而淡去,聽到典禮上播放的得獎短片與歌曲,我早已熱淚盈眶。蔡董舉辦這個活動,證明了一件事:兩岸四地華人對孝道、親情的感動與重視,老早跨越了政治與地域的鴻溝。
“講孝道”,的確是兩岸四地人民的共通語言。蔡董舉辦這個活動,提醒了我們:“孝順父母要實時,愛他們要大聲說出來!蔽腋潭粯樱嗝聪M麜r光倒流,讓我們還能有機會跟父母說聲:“我愛您!”我所認識的蔡衍明,他不善于言詞,常自謙讀書不多,也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對臺灣社會不斷付出的愛心,卻遠勝于過那些衣冠楚楚、成天把“愛臺灣”口號掛嘴上的企業(yè)家與政客。(文 / 洛杉基)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