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11月29日選舉結果出爐后,柯文哲團隊歡呼勝利(上圖),連勝文團隊向選民鞠躬道歉(下圖)。本報記者 李煒娜攝
11月29日,臺灣歷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九合一”選舉投票結果出爐,藍綠執(zhí)政板塊出現大幅變動。全臺22個執(zhí)政縣市中,國民黨的席次從原來的4都11縣市,變成1都5縣;而民進黨的席次則由原來總共6個縣市翻倍至13個。29日晚上開票結束,臺“行政院長”江宜樺即請辭并獲準。晚9時,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召開記者會,坦承“遭遇極大挫折”。
“柯文哲現象”
“九合一”選舉中,臺北市的戰(zhàn)況一直備受關注,直到民調停止前,兩邊的勢力消長都還有想象空間。然而,無黨籍參選人柯文哲開票一路領先,時間走到晚上7點左右,勝局已定。
臺北一向是藍營的鐵票區(qū),這樣的結果,讓很多人“很是意外”。11月30日《中國時報》發(fā)表文章指出,“柯文哲現象”的背后,說明臺灣社會已來到跨越藍綠、世代交替的關鍵時刻,尤其是“人手一機”,網絡世界不再是虛擬。柯文哲突破傳統(tǒng)的組織框架和文宣包袱,成功激發(fā)了年輕人參與熱情。無論如何,從臺北點燃的“柯文哲現象”,是一個值得各方好好咀嚼的新課題。
有國民黨人士坦言,“虛擬戰(zhàn)場被打趴”。國民黨選戰(zhàn)策略還是傳統(tǒng)黨務系統(tǒng)的打法,訴求老套又沒創(chuàng)意。雖然“太陽花學運”后,國民黨及行政系統(tǒng)成立了網絡及新媒體部門,試圖爭取網絡族群支持。但是縱觀選舉過程,國民黨的候選人大多不懂得運用網絡為自己的選戰(zhàn)加分,基本只流于形式。網絡戰(zhàn)場一面倒處于劣勢,是國民黨在首投族、年輕及中間選民全面崩盤的主因。
臺灣師范大學教授吳鄭重進一步指出,“柯文哲現象”的出現,反映出民眾對藍綠兩黨長期以來用藍綠身份和“統(tǒng)獨”認同綁架政治的反感。柯文哲競選之初,就以超越藍綠、結束政黨惡斗為宣傳主軸,契合了民眾的心理,也打破了選民藍綠二分的政治思考,說明非藍非綠、不要藍也不要綠的大量中間選民,成為決定選情的關鍵。
“懲罰性投票”
“九合一”之后,臺灣只剩下一片破碎的“藍天”。“六都”只剩下新北一都,臺北、臺中輸掉二十幾萬票,即便是原來認為是穩(wěn)贏的地區(qū),開票結果也意外。新北、桃園的國民黨籍參選人朱立倫和吳志揚的口碑和政績都不錯,結果卻是一個險勝,一個敗選。嘉義,南臺灣唯一的“藍色”也被“綠色”收下。
國民黨為什么會輸得這么慘?
11月29日的《聯合報》發(fā)表社論指出,一般地方性選舉,候選人的成敗受其本身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很大,但這一次,連原本政績優(yōu)良、形象穩(wěn)健的執(zhí)政黨候選人都中箭落馬,其中原因無他,受馬當局執(zhí)政欠佳拖累是主要癥結。這場選舉,結結實實就是對馬政府的不信任投票。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認為,民怨才是這次選舉的關鍵。國民黨內部人士也坦言,全臺各縣市不管藍營基本盤原來有多大優(yōu)勢,只要是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許多選民就是不投給他。這是選民“懲罰性投票”,是對2012馬英九連任以來,包括油電雙漲、薪資停滯、物價上揚以及食安連環(huán)爆的一連串事件,所累積不滿的反映。
有名嘴在島內政論節(jié)目上說,“九合一”給人的感覺是風向變了。以前是派一個西瓜出來選,藍營都能贏的;現在變成一個西瓜跟藍營選,藍營都會輸。調侃的說法有點夸張,不過也多少說出了民心思變的普遍社會心理。馬英九施政團隊政績不彰,民怨沸騰,很多人的想法就是“給國民黨一個教訓”。國民黨不是輸給了民進黨,而是輸給了自己。
2016是誰的?
“九合一”選舉關注度極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這是在臺灣選舉史上,第一次合并選出除了臺灣地區(qū)領導人以外所有的公職人員!熬藕弦弧币恢北灰暈槭2016“大選”前哨戰(zhàn)。面對這樣的開票結果,島內輿論開始討論2016,國民黨是不是已經提前出局了呢?
11月30日《旺報》刊文分析,盡管民進黨戰(zhàn)績不錯,可要爭取2016仍有隱憂。黨主席蔡英文輔選大勝勢力見漲,但她在黨內控制派系的力量不足,民進黨有整合的問題。另外,那些縣市長們是否愿意與蔡英文分享資源,也是各有盤算。
《中國時報》文章指出,民進黨經歷“九合一”,新天王出列。其中得票率全臺第一、從臺南拿下逾七成選票的賴清德,不乏支持者拱著選2016,民進黨是否會出現“英德之爭”(蔡英文和賴清德)尚待觀察。而且,對于民進黨而言,即便像是賴清德這樣的人氣王,也需要先花大力氣解決好市政問題,解決臺南縣市合并產生的城鄉(xiāng)差距問題、公共設施建設不足等民意訴求。綠營執(zhí)政縣市長如何延續(xù)兩岸經濟交流,切實惠及升斗小民也還有待觀察。走向2016,綠營也沒有驕傲樂觀的本錢。
“九合一”的結果是否引發(fā)鐘擺效應,在2016年擺回國民黨,還是筑起了民進黨上位的平順之路,其中的決定因素只有一個——政治人物和政黨能不能跟上民意。陳水扁當年執(zhí)政不力,選民用選票教訓了民進黨,這次,換成了國民黨。誰會贏得2016,最終要看誰能做更好的自己、誰會成為選民眼中的最好。(本報臺北11月30日電)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