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氣象局過去90年的觀測數據顯示,臺灣地區(qū)平均每年約發(fā)生2200次地震,大部分為無感地震,有感地震每年平均約214次。在這些有感地震中,每年至少有一次是災害性地震,其中最觸目驚心的是1999年9月21日發(fā)生的7.3級大地震,共造成全臺2000多人不幸喪生,10余萬人無家可歸,這一臺灣百年來最大的地震災難,給民眾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設場館 與地震面對面
為了紀念9·21大地震的死難同胞,提醒臺當局及民眾重視自然災害的預防及救災措施,增強“震”撼教育的實效,臺灣各界紛紛提議興建地震博物館或紀念館。專家學者到島內各個受災區(qū)勘查后,發(fā)現臺中縣霧峰鄉(xiāng)光復中學有車籠埔斷層通過,經評估后,各方決定在光復中學所在地建立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qū)。2004年9月21日,該園區(qū)對外開放。
遠遠望去,園區(qū)內的車籠埔斷層保存館僅建筑外觀就很有震撼的效果。9·21大地震中,光復中學的操場跑道被車籠埔斷層切為兩截,上下落差從1米至2.5米。建筑設計師采用“縫合”的概念,對該館進行設計,讓直徑2-3厘米的鋼索線在斷層間上下穿梭,從而“縫合”出室內、半戶外與戶外三種空間,既具現代感,又有著縫合大地傷口的特殊寓意。
地震工程教育館建在毀損的校舍基地上,其中展示館部分以圖文并茂的方式介紹安全建筑的要點,提醒觀眾如何選擇、建造“安全的家”。同時,展示館內還為兒童設立了游戲角,讓小朋友和父母一起通過玩具和漫畫書,從游戲中認識建筑結構與力學的基本概念。毀損教育展示區(qū)則保留了震損教室的原址,讓參觀者親眼見證地震的破壞力,并觀察老舊校舍建筑典型的震損模式及常見的補強方法。
此外,園區(qū)內還設有影像館、地震體驗屋、重建記錄館等,參觀者整個園區(qū)走下來,栩栩如生的地震體驗讓人心有余悸且刻骨銘心,從而喚起學習防震避震知識的緊迫感與積極性,從“震”撼教育中大大受益。
搞演練 防患于未然
除了興建專業(yè)的地震教育場館外,臺灣也注重在廣大民眾中尤其是在校園里普及相關知識,并將地震教育作為日常功課。
各有關部門經常深入社區(qū)舉辦地震知識講座,在老師的指導下,幼兒園的小朋友也知道如何自備防災包。從2010年起,臺灣還把每年的9月21日定為防災紀念日,教育部門號召全臺各級學校師生同步進行地震演練,強化“震”撼教育的效果。
每年9月21日上午9點21分一到,地震警示廣播一響起,學校師生馬上進行就地避難掩護,學生們全部躲在課桌下,老師會先打開教室大門并要求大家冷靜、不要驚叫。1分鐘后,每位學生都把書包頂在頭上,依序疏散到操場等空曠處。校方隨后進行學生受傷包扎和后送演練,以及火災搶救與濃煙體驗,讓所有學生都感受到災害演練的逼真和震撼。
重考試提高災害應變能力
民眾和學生們認真學習地震防災知識,而全臺各縣市與災變防護有關的行政部門職員,每年則必須經過培訓后參加一次嚴格的防災抗災考試?荚嚪譃闀嬖L評和實地演練兩部分,采取評分制。實地演練時,行政部門要邀請民眾參與,邀請到的民眾越多,得到的分數就越高;演練要高度仿真,將避難救災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落到實處。
防災抗災考試結束后,除給優(yōu)良者頒獎外,更重要的是對不足之處進行及時檢討修正。只有這樣,當災害真正來臨時,工作人員才能冷靜應對,正確有效地疏導民眾,將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記者在臺灣駐點采訪期間,遇到過多次震級為6級左右的地震,雖然電視里播放的震災現場傳遞著緊張氣息,但街面上依然是平靜有序,并沒有出現恐慌、混亂的現象,島內大多數民眾都顯得從容淡定,這固然是久經地震考驗后養(yǎng)成的心理素質,但也與其受過較全面的地震教育,能夠熟練掌握避震措施及自救互救知識密不可分。
(記者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