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jīng)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wǎng)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在臺北林語堂故居感受“生活的藝術”

2012年08月30日 08:36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轉發(fā) 打印

  跨過一個時代,大師并不遙遠

  ——在臺北林語堂故居感受“生活的藝術”

  “我要一小塊園地,不要有遍鋪綠草,只要有泥土,可讓小孩搬磚弄瓦,澆花種菜,喂幾只家禽。我要在清晨時,聞見雄雞喔喔啼的聲音。我要房宅附近有幾棵參天的喬木!

  林語堂先生在《我的愿望》里寫下了對家園的夢想。1966年他親自設計的居所在臺北陽明山建成,夢想變成了某種真實。

  現(xiàn)址為臺北陽明山仰德大道二段141號的林語堂故居,東面陽明山,西望是觀音山、淡水河,下瞰綠色掩映中的臺北天母。取境清幽之外,故居更將四合院架構與西式設計結合,兼具東西方風格。

  乘車沿著山道緩緩北上,故居位于道路左側。白色的墻搭配藍色琉璃瓦,墻上嵌著深紫色的圓角窗欞。從西式拱門走進,便可見透天中庭,角落的小塘清泉環(huán)流、魚頭攢動。

  沿著西班牙式螺旋柱子支起的回廊可通往各處房間,往右是書房和臥房,往前過中庭則是原來主人家的餐廳及客廳,現(xiàn)在開放為營業(yè)餐廳。往左則是原來主人的車庫,現(xiàn)在辟為閱讀研討室。

  在林語堂人生的最后十年里,他和夫人廖翠鳳大部分時間都居住于此。林語堂1976年在香港病逝后移靈臺北,享年82歲,現(xiàn)長眠于故居后園。

  生于福建龍溪的林語堂曾獲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德國萊比錫大學語言學博士學位。因為翻譯“幽默”(Humor)一詞,提倡幽默文學,得到“幽默大師”之名。他是二十世紀將中國文化精神向西方引介的重要人物,著有《吾國吾民》《生活的藝術》《京華煙云》等英文名著。

  臺北市政府為紀念林語堂的文學成就,并得到廖翠鳳女士捐贈林先生藏書、著作、手稿及遺物,1985年將故居作為“林語堂先生紀念圖書館”開放,2002年起更名為“林語堂故居”。

  今年秋天就要升大三的東吳大學社會系女生王怡庭,每周會抽出一天時間在此擔任解說員,至今已有一年。她引導記者參觀了故居。

  “林先生是福建人,一般待客會在故居進門后中庭前方的客廳里,書房則是更加私密的場所,林先生只會用來接待特別要好的朋友,如錢穆和張大千。”王怡庭說。

  書房一角掛著兩幅照片,分別是林語堂與錢穆、張大千的合影。照片的下方是林語堂曾經(jīng)使用過的書桌。上面擺放著臺燈、頁碼機、臺燈造型的放大鏡以及一臺打字機。

  王怡庭說,林語堂喜歡書桌“七分莊重中透出三分凌亂”。他的桌上常擺著牛肉干、花生與糖,而抽屜也被拉開作為擱腳處。林語堂喜歡把雙腳擱在座前腳蹬上,以木板襯著稿紙置于膝上寫作。他晚年正是在此完成了登峰之作《當代漢英詞典》。

  林語堂同時還是一位發(fā)明家。在書房的另一端有一個小小的“林語堂先生發(fā)明特展”。最令人稱奇的,是他發(fā)明的“上下形檢字法”及基于此的“明快中文打字機”。

  據(jù)介紹,1947年林語堂在美國耗費12萬美元之巨讓工程師依照“上下形檢字法”設計鍵盤字碼,制造出一臺“明快中文打字機”。該打字機只有64個鍵,每分鐘最快能打50字,直行書寫,能拼印出九萬個中國字,而且不須訓練即能操作,十分輕巧簡便。

  可惜當時因中國遭逢內亂,廠商不愿生產,林語堂也因此瀕臨破產。后來,“明快中文打字機”的鍵盤曾授權使用于IBM的中譯英機器,以及Itek公司的電子翻譯機;林語堂過世后,神通計算機也以“上下型檢字法”發(fā)明“簡易輸入法”,讓這項發(fā)明的影響更大。

  林語堂其他的生活發(fā)明,包括可以自動填充牙膏的“自來牙刷”,幫助發(fā)橋牌的“自動發(fā)牌機”等。

  穿過書房,來到林語堂的臥房。床邊的角落里,放著林語堂喜愛的灰色中式長衫。他喜歡用中式長衫搭配西式皮鞋。

  王怡庭介紹說,林語堂喜歡躺在床上看書,因為這樣舒服。

  “我相信最佳的姿勢不是全身躺直在床上,而是用軟綿綿的大枕頭墊高,使身體與床鋪成三十角度,而把一手或兩手放在頭后。在這種姿勢下,詩人寫得出不朽的詩歌,哲學家可以想出驚天動地的思想,科學家可以完成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弊非箝e適的林語堂曾這樣寫道。

  參觀完臥房,來到最西側的一個稍大的房間,這里陳列著林語堂夫婦用過的沙發(fā)和桌椅,包括一套他自己發(fā)明的餐桌椅。橢圓形的餐桌可以伸展開來,每只餐椅的靠背上都刻有一個小篆的“鳳”字,象征著林先生與妻子的恩愛。

  先生書寫的“有不為齋”四個大字掛于墻上。王怡庭介紹說,先生最早是將自己的書房定為此名,取意“有所為,有所不為”。

  展廳的一角陳列著他用過的煙斗。林語堂煙不離手,他曾說道:“我所有文章都是尼古丁構成的,我還知道書上哪一頁的尼古丁最濃。”

  進入故居,位于中庭正前方的營業(yè)餐廳,原是主人家餐廳及客廳的所在。推開木門,延伸出的陽臺是林語堂生前常來的地方。林語堂生前喜歡在黃昏時分,口銜煙斗,獨坐于陽臺。他寫道:“看前山慢慢沉入夜色的朦朧里,下面天母燈光閃爍,清風徐來,若有所思,若無所思。不亦快哉!”

  餐廳提供的廈門蒸魚排、無錫排骨肉等皆是林語堂生前喜歡的菜色。林語堂故居主任蔡佳芳告訴記者,林先生生前很喜歡吃魚,住在附近的好友張大千不時會拎一條活魚過來,讓林太太做給他們吃。

  目前,“慢活”的概念正在臺灣流行。蔡佳芳認為,這種“品味生活,感受生活”的理念林語堂在《生活的藝術》里早已表達。“跨過一個時代,先生的書今日讀來仍然受用,并不遙遠。”

  隨著兩岸交流的持續(xù)熱絡,林語堂故居也迎來許多慕名而來的大陸游客!爱斎藗冊蕉嗟亓私饬终Z堂,會發(fā)現(xiàn)他其實是一個有趣而親切的文人。”蔡佳芳說。(記者 張云龍)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wǎng)動態(tài)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lián)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2003391
    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wǎng)版權所有

    长海县| 乌恰县| 长乐市| 娄底市| 昂仁县| 汨罗市| 宽甸| 鹿泉市| 宜昌市| 扶沟县| 老河口市| 理塘县| 曲阳县| 鄂尔多斯市| 马鞍山市| 云阳县| 阿巴嘎旗| 富平县| 阳西县| 永川市| 福贡县| 怀安县| 清新县| 临澧县| 航空| 武陟县| 肇源县| 富平县| 浮梁县| 龙里县| 克东县| 驻马店市| 通海县| 凌海市| 克什克腾旗| 正阳县| 裕民县| 德令哈市| 海晏县| 张家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