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7月23日電 新聞分析:美俄為何雙雙啟動小行星撞地球“防御計劃”?
新華社記者王琳琳
美國航空局6月30日宣布批準一項防止小行星撞地球的計劃進入初步設計階段,計劃2020年發(fā)射航天器撞擊一對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隨后,俄羅斯航天集團下屬單位表示將從2019年開始籌建近地小行星搜尋追蹤系統(tǒng),及時預警潛在撞擊。美俄為何相繼啟動小行星撞地球“防御計劃”?記者就此采訪了有關專家。
近地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美俄采取了巧合的“一致行動”,是不是意味著有可能有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危險呢?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洪曉瑜表示,從天文學的角度來說,“杞人憂天”是對的。小行星“光顧”太陽系行星時有發(fā)生,只是大部分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后會被燒毀、分解,使人們覺得“天上掉下來小行星”很少發(fā)生。
美國航天局將直徑超過1千米的小行星列作“可造成全球性影響”的潛在威脅天體,并重點觀測追蹤。美國估計,人類已發(fā)現(xiàn)了約93%的此類天體。然而,對于直徑小于1千米的小行星,目前還有許多人類尚未觀測到,不排除撞擊地球、造成區(qū)域性破壞的可能。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