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30公里的南相馬市,警察奉命提醒路過車輛,由此進入30公里半徑范圍,有核輻射的可能。中新社發(fā) 孫冉 攝
據(jù)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wǎng)站12日援引日本媒體報道,福島第一核電站發(fā)生泄漏事故后,東京電力公司展開搶救工作,從注水、排水到堵漏水,其技術之“老套”令人驚嘆。人們難免會奇怪,日本以研究機器人出名,為何在這緊急時刻卻無法讓機器人出場?甚至于在最后關頭,還要用紙尿片素材以及報紙來堵住輻射污水?
報道說,日本機器人學界昨日在該國媒體《日經(jīng)新聞》感嘆之余披露,日本的機器人研發(fā)“不對路”,沒在核電安全問題上下功夫。
據(jù)報道,1999年,日本茨城縣東海村發(fā)生核燃料加工廠JOC核分裂臨界事件,日本當時為要向美國借機器人解決問題,感到“極為難堪”。來年,日本當局撥出30億日元專款,下令開發(fā)具有相關功能的遙控機器人。然而,這個研究才維持了一年,在2001年就被叫停。
負責這一研究的東北大學工學部教授廣瀨揭露:“我們當時接到的叫停理由是,日本不至于發(fā)生需要機器人來解決問題的核危機!
《日經(jīng)新聞》的報道說,“這僅維持了一年的研究,共嘗試制造六臺抗輻射機器人,這些半途而廢的作品最后都作廢了。其中一臺現(xiàn)在還擺在東北大學工學部門前,當成是裝飾品!
一名教授批評說:“日本為應對危機而研發(fā)機器人的意識不夠強,法國就有專門的工廠,生產(chǎn)耐輻射的機器人線路LSI!
當時,與學界一起進行研究的還包括日本的三菱重工、東芝以及日立制造所等大企業(yè)。曾參與研究的日立制造所總裁中西宏明認為,日本研究核危機機器人技術趕不上別國,還有軍事原因,因為日本禁止研發(fā)軍用產(chǎn)品,故總是落在、美國、法國以及俄羅斯后面。
報道指,此次福島核電站危機發(fā)生后,美國、法國都相繼提出,要向日本方面提供相關機器人。但日本《讀賣新聞》透露,法國最大核能企業(yè)阿,m集團(Areva)要給日本租借機器人,但被東電拒絕了。該報道引述法國公司人士的話說,東電之所以拒絕,是判斷了現(xiàn)在的情況,認為法國機器人也“未必能幫得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