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9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歐盟總部,比利時首相赫爾曼·范龍佩(左)和歐盟貿(mào)易委員凱瑟琳·阿什頓在當選后出席新聞發(fā)布會。 新華社/路透
7月8日,歐洲議會投票通過了有關(guān)組建“歐洲對外行動服務局”的方案。按照計劃,這個人稱“歐盟外交部”的機構(gòu)將在今年年底正式運轉(zhuǎn)。這也讓組建這一機構(gòu)的“歐盟外長”(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凱瑟琳·阿什頓再次被推上了前臺。
陰差陽錯當上“外長”
去年11月19日,阿什頓正像往常一樣,乘坐“歐洲之星”趕往位于倫敦北郊的家中。途中她收到一條短信:你被推舉為新任“歐盟外長”了!這讓她愕然不已:怎么會是我?
此時,遠在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大樓內(nèi),歐盟27國領導人長長出了口氣,他們終于敲定了“歐盟外長”的人選。就在半小時前他們還在爭吵不休。有一大堆人想要這個職務,列在名單之首的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因為“歐盟總統(tǒng)”人選范龍佩來自右翼黨派,“歐盟外長”就必須來自左翼黨派,并且必須來自歐盟大國。法國和德國已經(jīng)選定了其它職位,因此這個職位就給了英國。
時任英國首相布朗首推布萊爾,但當時各國領導人不想讓這么有名望的人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拋頭露面,使他們自己黯然失色。在否定了多個人選之后,布朗想到了一年前由他推舉出任歐盟委員會貿(mào)易委會的阿什頓。令所有人沒料到的是,27國首腦一致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