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以你為榮”!典籍里的父子情太感動了
“史官要敬畏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
——司馬遷之父司馬談告誡司馬遷
“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
——李時珍之父李言聞叮囑李時珍
“可以不取功名,但不可不立志”
——徐霞客父親徐有勉鞭策徐霞客
一句句殷切的叮囑
飽含父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
一起重溫《典籍里的中國》
那些醇厚綿長的父子情
李時珍父子并肩逆行
用一生詮釋什么是大醫(yī)精誠
李時珍是明代中醫(yī)藥學家
所著《本草綱目》
集明朝以前本草學之大成
首次采用綱目體系為藥物分類
開創(chuàng)了歷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李時珍出身醫(yī)學世家
幼年時體弱多病
立志成為一名醫(yī)者
然而父親深知醫(yī)者艱難,不愿他受苦
“做醫(yī)者,地位不高,
責任很重,事關性命”
李時珍心意已決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
經過再三請求
終于得到了父親的理解
父親叮囑他
“若有疾厄來求救者,
不得問其貴賤貧富,
長幼妍媸,怨親善友,
華夷愚智,普通一等,
皆如至親之想”
父親臨終托志
司馬遷不辱使命修撰史書
《史記》,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由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所著
記載了上起黃帝下至漢武帝
約3000年的歷史
展現了無數精彩鮮活的中國故事
司馬遷的父親心系修撰史書
草擬了《太史公書》
卻未能完成“父子二人共著青史”的約定
司馬遷從小立志要當史官
其父贈予“史官之筆”并告誡他
“史官要敬畏自己寫下的每一個字”
他繼承父志
不辱使命修撰史書
最終完成了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
史學巨著
事業(yè)前仆后繼,精神一脈相承
史官終將離去,青史千年永存
父親教育徐霞客少年立志
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
從22歲啟程,到54歲辭世
“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
徐霞客人生絕大部分時間
都在旅行考察中度過
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
無論條件多么惡劣
他都堅持將所見所聞記錄下來
著就了《徐霞客游記》
使我國地理學進入到近代階段
父親的教誨
支持徐霞客矢志不渝地走向遠方
“我徐氏一族男兒,
可以不取功名,但不可不立志”
在即將抵達理想的終點時
徐霞客因雙腿頑疾
無法繼續(xù)前行
悲痛中在夢里與父母相見
哭訴“走不到長江的盡頭了”
父親一句“行萬里腳下有根,回家吧”
讓人瞬間淚目
屈原熱愛楚國,胸懷理想
離不開父親的教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
屈原生于楚地
家國情懷與求索精神貫穿了他的一生
也體現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
父親為屈原取名“正則”
“守正而重法度”
字“靈均”,“良善而公平”
父親告訴屈原
高潔忠誠的人,要為國家奉獻自己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要向古代的圣賢學習
受父親勉勵王陽明
用生命踐行“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明代哲學家王陽明一生求索
從小立志“學為圣賢”
他格竹七日,勞思致疾,仍甘之如飴
受廷杖之責,蒙牢獄之災
投荒萬里,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
藩王之亂已平定
皇帝卻仍要御駕親征
王陽明上書阻攔
卻被懷疑有謀反之心
面對宦官張永的質問
回答稍有不慎便會惹來滅族之禍
恍惚間
父親“現身”勉勵王陽明
“知行合一”“致良知”
“你心中自有良知,只須知行合一,
無論結局如何,為父都以你為榮”
父愛如山
總能帶給我們無盡的回味
父親的哪句叮囑讓你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