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許曉軒:共產(chǎn)黨人是不可動搖的【為了民族復興 英雄烈士譜】

2019-05-28 11:41:00
來源:上觀新聞
字號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仙女鎮(zhèn)一座前后三進四廂的民宅,青磚小瓦,古樸莊重,正門上方的匾額寫著“許曉軒故居”。這是一座清代民居,英烈許曉軒在這里學習生活了20多年。

  

  許曉軒像 新華社發(fā)

  許曉軒,1916年出生于江蘇江都。幼年時因生活所迫中途輟學,到本地的一個錢莊當學徒。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積極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1935年到無錫公益鐵工廠當會計,參加了抗日救亡組織“無錫學社”。

  1937年全國抗戰(zhàn)爆發(fā),許曉軒隨公益鐵工廠遷至重慶,經(jīng)救國會負責人沙千里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重慶職業(yè)互助會的活動。1938年5月,許曉軒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負責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刊物《青年生活》的編輯和發(fā)行工作。1939年春任中共川東特委青委宣傳部長。1940年任重慶新市區(qū)區(qū)委書記。

  1940年4月,由于叛徒出賣,許曉軒不幸被捕,后被押往國民黨軍統(tǒng)貴州息烽集中營。作為獄中中共秘密支部的核心成員,每當危險的時候,許曉軒就鼓勵大家:“越是關鍵的時刻,我們越要叫敵人知道,共產(chǎn)黨人是不可動搖的!

  1946年7月,許曉軒被押到重慶“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第一看守所,即“白公館”監(jiān)獄。在戒備森嚴的國民黨軍統(tǒng)監(jiān)獄中,他用秘密方法和黨員相互聯(lián)系,成立了獄中臨時黨支部,并任黨支部書記,組織和領導獄中的地下斗爭。敵人為割斷他與獄中地下黨組織的聯(lián)系,將他關進終日不見陽光的地牢。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殘酷折磨和威逼利誘,許曉軒始終大義凜然,堅強不屈,不為所動。無可奈何的敵人不得不承認:任何刑具對他都是沒有效果的。

  1949年11月27日,重慶解放前夕,國民黨蔣介石下令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血腥大屠殺。臨刑前,許曉軒高舉雙手,向牢房的戰(zhàn)友道別。他平靜地對大家說:“勝利以后,請轉告黨,我做到了黨教導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幾分鐘仍將這樣……”隨后從容就義,年僅33歲。許曉軒犧牲后三天,重慶回到人民手中。黨和政府將烈士的忠骨安葬在蒼松翠柏護衛(wèi)著的歌樂山上。

  重慶解放后,脫險出獄的革命志士羅廣斌把獄中同志對黨組織的臨終囑托寫成《重慶黨組織破壞經(jīng)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其中有對黨提出的“防止領導成員腐化”“加強黨內(nèi)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重視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經(jīng)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嚴格進行整黨整風”等八條“獄中意見”。1961年,羅廣斌、楊益言根據(jù)在獄中與敵人斗爭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的革命長篇小說《紅巖》出版發(fā)行,旋即家喻戶曉。小說中以許曉軒為主要原型的許云峰、齊曉軒等英雄事跡,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牢記烈士的囑托,為黨的事業(yè)不懈奮斗。

  1997年9月28日,許曉軒故居在江都修復開放。張愛萍將軍為故居題寫?zhàn)^名。

[責任編輯:王怡然]

相關新聞

公安县| 九寨沟县| 宜城市| 泽州县| 日照市| 措勤县| 武汉市| 老河口市| 繁昌县| 加查县| 贵州省| 大新县| 菏泽市| 德化县| 尉犁县| 西盟| 岫岩| 三都| 浪卡子县| 深水埗区| 化州市| 九台市| 正镶白旗| 彰化县| 工布江达县| 涞源县| 渭源县| 崇州市| 乐东| 墨竹工卡县| 云浮市| 图片| 五河县| 衡阳市| 宜都市| 普兰店市| 车致| 彩票| 沾益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