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崗托村:解放第一村的發(fā)展變遷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基層蹲點調研】
光明日報記者 尕瑪多吉
崗托村,位于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東部,與四川省德格縣隔江相望。
1950年,十八軍進軍西藏解放昌都,在崗托村渡過金沙江打響了“昌都戰(zhàn)役”第一槍,崗托村得到解放,這里成為西藏第一個升起五星紅旗的地方。1950年10月24日,昌都戰(zhàn)役結束,西藏歷史翻開了新的篇章。
這個小村落經過波瀾壯闊的變革和發(fā)展,徹底告別了黑暗、落后,迎來了勃勃生機和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遷。
“紅色旅游”注入新活力
站在金沙江畔,對面崖壁上“西藏”兩個大字赫然入目。為紀念戰(zhàn)斗的勝利,當年十八軍戰(zhàn)士在渡江成功后,刻下了這兩個遒勁有力的紅色大字。見證十八軍進藏的三座碉堡,69年來依然矗立在金沙江邊。
走進崗托村,沿著直通村里的柏油路,具有濃郁當地民居特色的井欄式建筑映入眼簾,土石木結構、平頂宅院、白墻紅壁花窗、“品”字形滴水巖,漂亮又氣派。
崗托村除了大自然賦予的美景外,有許多“紅色”歷史遺跡。作為沿317國道從四川入藏的第一村,近年來,江達縣充分挖掘其旅游潛力,利用紅色文化背景,結合極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風俗習慣、房屋建筑、服飾、飲食等,開辟以金沙江十八軍渡口等為代表的紅色旅游景點,并將其打造成為昌都首個集“愛國、民俗、文化、生態(tài)”為一體的多元化民俗村,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江達縣旅發(fā)局局長澤仁松姆表示,目前,崗托村建起了“崗托十八軍渡口紅色遺址公園”、旅游接待中心、觀景臺、游步道、垃圾轉運站、停車場、旅游廁所等,旅游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村民圍繞旅游業(yè)發(fā)展起民宿、馬匹出租、舞蹈表演、景點解說等服務業(yè),成為村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祖祖輩輩以單一農業(yè)生產為生的村民卓瑪,瞅準了國內自駕入藏旅游帶來的新機遇,在自籌資金的基礎上,借助政府25000元扶持資金,辦起了集餐飲、住宿于一體的“藏家樂”。她告訴記者,旅游旺季時,自己專心在家接待游客,淡季就去工地務工,一年下來有近30萬元的收入,比單純務農的收入強好多。
據了解,崗托民俗村項目計劃今年底完工,將直接帶動115戶村民提高收入;投資1000萬元的文化旅游提升項目,將在5月底開工;與旅游公司合作開發(fā)的雪巴溝景區(qū),計劃投資一個多億。
采訪中,崗托村選派黨支部書記永紅高興地說,隨著川藏鐵路和大格鐵路的修建,未來的“進藏第一村”很可能成為旅游熱點。他說:“旅游業(yè),必將成為全村經濟發(fā)展的新引擎,也將讓更多的進藏游客了解并銘記鐫刻在崗托山山水水間的紅色記憶!
“特色小鎮(zhèn)”建設繪新景
今年56歲的永紅還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一家五口擠住在兩間房,還是人畜混居,既不干凈也不衛(wèi)生。如今,崗托村民都住上了嶄新的藏式小樓。
按照旅游發(fā)展和小城鎮(zhèn)建設規(guī)劃,崗托村民居錯落有致、民族特色鮮明。從附近的高處俯瞰,一排排藏式民居,整齊干凈;一條條街道,寬敞整潔。
“有山、有水、有民俗,還有獨特的紅色遺跡。”崗托鎮(zhèn)書記仁增朗加說。2016年,崗托鎮(zhèn)被納入西藏自治區(qū)首批特色小城鎮(zhèn)建設,僅基礎設施建設這一塊投資達4.65億元,包括住房、道路交通、城鎮(zhèn)景觀等項目,計劃將在今年底全部完工。
崗托鎮(zhèn)將易地扶貧搬遷融入特色小城鎮(zhèn)建設,以求實現(xiàn)同步建設,依托特色小城鎮(zhèn)脫貧。整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包括新建、改造民房123套,涉及人數591人,商業(yè)門面188間及附屬小區(qū)等工程,總投資7000多萬元。
走進搬遷戶扎西旺久的新家,他正在搞裝修。安裝木地板、貼墻紙……搬遷前,扎西旺久一家9口住在離鎮(zhèn)上5公里的山上,不通車,吃水困難!靶录也粌H水、電、路、網都通了,我還找到了新的工作,有了穩(wěn)定收入,我相信生活會越來越好。”
目前,崗托鎮(zhèn)特色小城鎮(zhèn)建設已初具規(guī)模,政府部門還幫助群眾發(fā)展起民俗文化旅游和特色產業(yè)項目,助推村民致富增收。“家里養(yǎng)了三頭奶牛,一年下來僅出售鮮奶和酥油的收入就增收1萬多元,家里的日子越來越好!碧厣B(yǎng)殖戶澤仁玉珍說。在村合作社的帶動下,全村有29戶參與奶牛養(yǎng)殖,共養(yǎng)殖奶牛70多頭。
“近年來,崗托鎮(zhèn)依托特色文化、民俗旅游、特色產業(yè)發(fā)展,為全鎮(zhèn)村民描繪出了一個看得見的美好未來!比试隼始诱f。
沿江蹚出一條致富路
崗托是川藏兩省區(qū)交界處的咽喉要道,金沙江作為一條天然屏障,曾經阻擋了當地百姓走向富裕的腳步。隨著交通、通信等瓶頸的一一打破,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向東跨過金沙江,向西翻越矮拉山,蹚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致富道路。
說起貢秋,村民臉上都露出欽佩之情。10年前,貢秋得知,附近的德格縣進入建設高潮,磚需求量大。沒有任何積蓄的他,大膽從銀行貸款成立了崗托村第一家農民磚廠。雖說規(guī)模不大,但市場銷路很好,一年下來有10多萬元的純收入。
貢秋成了村里的富裕戶,還帶動起更多村民解放思想,走向市場。村民扎批先是來到建筑工地打小工,在摸清門道后開始單干,包攬修水渠、蓋房子等工程,他的活兒越做越多!拔襾硗鞯,參與過許多工程建設,前兩年還參與了昌都邦達機場的改擴建。”
“包工程、跑運輸、開商店,崗托人距幸福越來越近!庇兰t感慨地說。2018年,全村人均收入9000多元,在全鎮(zhèn)5個村排名第二;33戶建檔立卡戶全部實現(xiàn)脫貧。
今年87歲的江永次仁,見證了崗托村的歷史變遷。他說:“1959年,江達全縣只有3輛車,現(xiàn)在崗托村每戶家庭基本上都有小車,衣食無憂,生活有奔頭,這一切得益于插在村頭的那一面五星紅旗!”
《光明日報》( 2019年05月25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