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中國科學院對張曙光2007年參評院士材料的調(diào)查結果,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潘際鑾依然十分不解:“我們都是學者,明白誰也不可能兩年時間寫兩本專著!
2007年院士大會投票期間,針對張曙光所提交的學術成果是真是假,院士們爭議很大。潘際鑾說,當時,不少院士的疑惑是:他平時抓工程那么忙,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寫專著?
“我們又提出,能不能把草稿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最后,稿子也沒能拿出來,大家心里就明白:這不是張曙光自己寫的!迸穗H鑾說。
不過,每次聽到“張曙光花2300萬元用于參評院士”的說法,中科院技術科學部院士、清華大學教授盧強都強烈地表示“這真是天方夜譚中的天方夜譚”。
他反復向記者強調(diào):“就我認識的幾十位中科院院士來說,他們都是貞良死節(jié)之士,都是富貴不能淫的,我不相信有院士會拿張曙光的錢!”
和盧強的觀點一致,潘際鑾說:“反正我知道的是沒有院士敢拿他的錢。”他認為,張曙光在庭審上說花2300萬元用于參評院士“純屬胡說”。
盧強認為,張曙光在庭審上的說那些話,是為洗脫自己罪行的托辭。但讓他尷尬的是,只要這個事情沒被調(diào)查清楚,那么,技術科學部每一位院士都沒法擺脫外界的質(zhì)疑。
中科院院士崔向群近日接受央視采訪時也表示:“他這個行賄是怎么行的,是不是院士受了賄,我覺得這個要查清楚!
潘際鑾同樣向中國青年報記者表達了他的希望:“應該調(diào)查清楚這事,不能把這事賴到我們院士身上!
另外,對于“誰推薦、誰調(diào)查”模式,盧強院士說:“張曙光是鐵道部推薦出來的候選人,鐵道部怎么可能會說張曙光有問題呢?這調(diào)查不是流于形式、白調(diào)查了嗎?”
不少院士十分清楚這種調(diào)查模式的弊端。盧強認為,中科院的調(diào)查制度亟須要改革。
記者了解到,2012年6月,中科院召開全體院士大會,已開始討論“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研究報告。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光明日報》采訪時表示,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就是要明確定位,正視問題。
他透露,這項工作有四項原則:一是保持院士稱號的學術性和榮譽性,不與物質(zhì)利益掛鉤;二是堅持院士增選工作的獨立性和學術性,減少非學術因素的干擾;三是明確推薦人的權利和責任;四是為院士團體實現(xiàn)其功能定位,實現(xiàn)權利和責任的統(tǒng)一提供制度保障。
盧強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今年11月,中科院院士會議即將召開,包括院士候選人、調(diào)查制度等在內(nèi)的改革有可能會提上會議議程!拔覀兗纫≡∑酱髱熌菢颖驹摦斶x院士卻沒有當上的教訓,也要吸取張曙光這樣有蒙混過關可能的教訓!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