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在演講中
讀書月壓軸大戲,余光中用詩歌談靈感
作為本屆深圳讀書月活動的壓軸大戲,上周五,臺灣著名詩人、以那首《鄉(xiāng)愁》而被廣為熟知的余光中先生來到深圳圖書館,用解讀詩歌的形式給深圳市民講述了靈感之來源。
靈感多的人就是天才
對于靈感這樣大家甚為有興趣而又覺得虛無縹緲的東西,余光中說,其實他也沒有秘訣,靈感是很神秘的東西,靈感多的人就是天才。不過他自己的體會是,靈感不會拜訪懶惰的人,一個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漫不經(jīng)心,絕對得不到靈感。為什么有些作家、藝術(shù)家會江郎才盡,不再有靈感呢?就是他的人生經(jīng)驗好像寫完了。
寫詩要有想象力
對于自己的最被熟悉的詩人身份,余光中說,好的詩人作家都是知識、人生經(jīng)驗和想象力三者不缺的。他特別用自己的詩《山中傳奇》舉了一個例子:“落日說,黑蟠蟠的松樹林背后,那一截斷霞是它的簽名,從焰紅到燼紫有效期間是黃昏!比缓笏忉,這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學(xué)教書的時候?qū)懙,?dāng)時他宿舍的陽臺朝西,晴天的黃昏就能看見落日,在陽臺跟落日之間是一排松樹,他想象“晚霞是落日的簽名”,就如一張支票,人家簽了名然后你去兌現(xiàn),也有有效期,其實,支票的有效期跟落日簽名那個晚霞的有效期天南地北,根本不發(fā)生關(guān)系?墒撬@樣寫,這兩樣?xùn)|西就有了關(guān)系,這個宇宙之間就有新的秩序,這個秩序是落日揮灑出來的晚霞,跟簽支票的人簽的支票有一個共同點,什么共同點?就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你要把握那一刻,所以這就是新秩序。
寫詩倡導(dǎo)環(huán)保
在演講中,余光中深情地朗誦了自己在過去幾十年創(chuàng)作的數(shù)首詩歌,贏得聽眾一次又一次的掌聲。在他朗誦的詩歌中,一首關(guān)于環(huán)保的詩特別引人注意,余光中長期關(guān)注環(huán)境保護(hù),在這首叫《貝殼砂》詩里他寫到:“翻滾出來的這許多珍品,就這么大方,海啊,都送給了我們/而人呢,拿什么跟她交換?/除了一地垃圾/破香煙盒子和空啤酒瓶。”此時,主辦方還和聽眾們進(jìn)行了互動,講到了深圳的大、小梅沙,希望在環(huán)保詩的影響下,深圳的海更藍(lán),海灘更干凈。
我們還需要詩歌么?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詩歌似乎和現(xiàn)實生活若隱若離。在回答觀眾提出的“我們還需要詩歌”的問題時,余光中說到,“詩歌和我們的實際生活好像沒有太大的關(guān)系,但是沒有了詩歌我們的民族就沒有了感情!”如果我們這個民族沒有了《詩經(jīng)》、楚辭和唐詩,我們的情感仿佛就無從表達(dá)了。余先生特別提到了《楓橋夜泊》給蘇州帶來的文化品位和享用不盡的文化遺產(chǎn)。浙江的德清縣,只因為是《游子呤》作者孟郊的故鄉(xiāng)就舉辦了文化節(jié),這些都是詩歌帶來的福氣。(李薇 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