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民進黨的“立委”們集體退出ECFA協(xié)商那天起,人們就開始猜測,失去了這個謀劃已久的選戰(zhàn)“主戰(zhàn)場”,他們在“戰(zhàn)略上”和“戰(zhàn)術上”將會做出怎樣的調整?對島內會造成怎樣的沖擊?
這一周,一群綠營政客用行動告訴人們:“改變”已經開始,隨即引起關注,在政壇激起漣漪。
“改變”與“被改變”
蔡英文發(fā)出了民進黨在反ECFA的戰(zhàn)場上“全面休兵”的信號:“我們也想通了,與其每天這樣講,感覺上像狗吠火車,倒不如我們好好打選戰(zhàn)!”并特意告訴人們,“這只是從另一個角度思考這個問題,不算改變戰(zhàn)略。”
人們也許會對這樣的“改變”心存很多疑慮,比如:蔡英文這么干如何對那些曾經跟著她追著ECFA喊打喊殺、情緒正處于亢奮狀態(tài)的深綠人群交代?她為什么會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說出“民進黨里面所有人像蔡英文,就不叫民進黨了”這番話?民進黨內的其他實力派人物為何沒有人站出來替蔡的這一重大改變背書?
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擔心。ECFA已是既成事實,對臺灣經濟的助推作用更是有目共睹,他們除了“休兵”還能有別的選擇嗎?
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對選票和權位極度渴望、又無法拿出令人信服的“治臺方略”的綠營政客們在“想通”了之后可能做出的其他“改變”。
就像上周,一直以來表現(xiàn)出“很知性”的蔡英文突然變得“粗俗”起來,除了“狗吠火車”這樣的粗話,還攻擊馬英九“l(fā)ong stay”是“住在人家家里頭,一睡睡了六七個鐘頭,很浪費時間!辈幌袼,“一早來挖竹筍,更能體驗農民生活!
這說明什么?說明小英的“性情”和“格調”都在黨內激烈卡位的重壓之下“被改變”了。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她接下來做出更離譜的動作,也沒什么好奇怪的。
還有謝長廷。一個原本在很多人印象里 “理性有余、沖勁不足”的綠營“小諸葛”,上周也將他“很無恥很暴力”的一面展示給了眾人。面對外界甚至是本黨同志對他出面參選中常委是違背退出政壇承諾之舉的質問,除了兩次輕描淡寫說出“我道歉”之外,其他的全都是些諸如“當年判斷錯誤”,“‘總統(tǒng)’選舉落選至今,政治上的打壓不斷,一下子是緋聞錄音帶,一下子又是抓耙子,所以我不能離開政治”之類的狡辯之辭。
聽那意思,他這次不惜“背信棄義”也要重返政治舞臺,就是專門來找對手尋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