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媒報道,臺北市文化局長遴選由資深音樂人倪重華出線,不過消息一出,立即引發(fā)多位柯文哲市政顧問與文化局長遴選委員反彈。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fā)表評論指出,柯文哲更應該理解到,施政決策絕不能是浪漫的想象,更不能是一時興起、想當然爾式的理想投射。
短評摘編如下:
部分文化界人士對即將上任的臺北市文化局長人選倪重華高度不滿,除了在臉書或網(wǎng)絡平臺對柯文哲用力嗆聲之外,還集結(jié)到柯辦當面表達憤怒。在整個參選過程中,備受社運和藝文團體“呵護”的柯文哲,目前的心情如何,外界不得而知,看來他還需要花更多時間適應;然而,柯文哲更應該理解到,施政決策絕不能是浪漫的想象,更不能是一時興起、想當然爾式的理想投射。
柯文哲為實現(xiàn)自己的競選承諾,對部分局處首長采取“群眾決策”模式,在勞動局長透過“i-Voting”遴選的過程中,引發(fā)不少爭議,而文化局長遴選更是引發(fā)眾聲喧嘩。部分所謂的文化人向來習慣放大自己的份量,柯文哲決定的文化局長人選不如他們的意,就大聲咆哮,種種陣仗,柯文哲恐怕一時間難以消受。
不過,姑且不論嫻熟于流行文化或流行音樂產(chǎn)業(yè)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比文化評論者或文化表演團體負責人,更不適合、更沒有資格擔任文化局長,回到市政府局處首長的角色,他們終究是“市府團隊”的一員,要跟市長和其他的局處首長相處、共同完成市民的托付,這才是重點。
臺北市已經(jīng)有個“明星級”的市長,是不是還要讓各局處首長成為一方山頭,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局處首長當然要選擇能夠和市長合作的人選。就此觀點而言,即使是透過“i-Voting”或遴選委員選出來的人選,難道即將擔任市長的柯文哲沒有權力從名單中,決定他屬意的人選嗎?畢竟局處首長將來要共同打拼、一起合作的人是柯文哲,不是這些文化人!熬裏o戲言”,只能期盼柯文哲日后的發(fā)言和決策模式更謹慎些,否則就是災難。
[ 責任編輯:何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