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軍:臺“二合一”選舉彰顯第三勢力發(fā)展空間仍較有限
楊澤軍(圖片來源:華夏經緯網)
【兩岸快評第577期】
2020年臺灣“二合一”選舉之于第三勢力小黨可謂是一次難得的發(fā)展機遇。民進黨執(zhí)政荒腔走板,政績乏善可陳,民眾不滿情緒高漲;國民黨表現平平,沒有太大起色,缺乏亮點。兩大黨如此狀況,予第三勢力小黨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各小黨也設法緊緊抓住機會,卯足全力投入選舉、積極拼搶,試圖為自己爭得一片天。然縱觀此次選舉,各小黨選情一般,顯示第三勢力發(fā)展空間仍較有限。
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幾無置喙空間。2016年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選舉,第三勢力小黨除親民黨之外,幾無置喙空間,完全是國民兩大黨把玩的政治游戲。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獲817萬余票,得票率57.13%;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獲552萬余票,得票率38.61%;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僅獲得不到6l萬票,得票率4.26%,且其參選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不在選領導人,而僅是想發(fā)揮“母雞帶小雞”效應,通過自己的參選,拉抬“立委”選情。臺北市長柯文哲為“二合一”選舉專門成立臺灣民眾黨,因無勝選把握,最終未敢投入選舉。而原有意參選的其他小黨及無黨籍人士共有八組人馬,均因缺乏實力,根本無法完成連署,只有一組提交聯署書,但僅有67份,距28萬的參選門檻相差太遠。其余包括新黨的楊世光、“喜樂島聯盟”推薦的呂秀蓮等有意參選者,均因實力不夠,無法完成參選聯署,甚至一份聯署書也未提交,只能忘選興嘆!
“立委”選舉不盡理想。對于第三勢力小黨,其目標主要在“立委”選舉部分。但從選舉結果看,第三勢力也不盡理想。區(qū)域“立委”完全是兩大黨的天下,79席區(qū)域“立委”,民進黨49席,國民黨25席,兩大黨占據近94%,其余僅臺灣基進黨一席,無黨籍四席,占比不到7%,而親民黨、“時代力量”、甚至新成立的民眾黨均全軍覆滅。而34席不分區(qū)“立委”,也是國、民兩大黨為主,各13席,共占不分區(qū)部分76%;臺灣民眾黨5席,臺聯黨3席,占比23%,第三勢力小黨有所成長。但總體而言,第三勢力不盡理想,尤其是民進黨一黨席次達62席,穩(wěn)定過半,第三勢力小黨席次難以發(fā)揮理要作用。
難逃由盛及衰政治宿命。由于島內兩黨政治格局相對穩(wěn)定,加之政治生態(tài)畸形,一直以來,第三勢力小黨發(fā)展空間總體有限。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這次雖有所斬獲,但看小黨發(fā)展過往發(fā)展歷史,均難逃由盛及衰的政治宿命。新黨、親民黨、臺聯黨都有過輝煌,卻是曇花一現,幾無例外。新黨成立之初,一度拿下21席“立委”,政黨得票率達13%,但在兩大黨的夾擊下,逐漸式微。親民黨成立之初,首次拿下46席“立委”,得票率接近19%,十分耀眼。此后慢慢走下坡路,這次大選,盡管宋楚瑜親自披掛上陣,設法拉抬選情,卻徒勞無功。臺聯黨成立后,一段時間也有上佳成績,兩次“立委”選舉分獲13、12席。此后每況愈下,上屆“立委”選舉了無收獲,隨后宣布資遣所有員工。時代力量成立之初表現亮眼,政黨支持率一度逼近國民黨,一舉成為第三大黨,近年卻也在走下坡路,表現平平,作用與影響力下降,被批是“騙票集團”。尤其是臺灣民眾黨成立后,時代力量有被取代的趨向,第三大黨地位不在。新成立的臺灣民眾黨,主要是依靠臺北市長柯文哲的影響力,一如先前的親民黨,主要依賴宋楚瑜個人魅力,未來柯文哲除非有很好的發(fā)展,否則臺灣民眾黨難逃新黨、親民黨、臺聯黨的宿命。
當然,第三勢力的問題是一如既往,發(fā)展障礙并無明顯改變。所謂的第三勢力依然只是國、民兩大黨之外眾多小黨及政治團體的代名詞,他們缺乏獨具一格的鮮明政治特色,忽多忽少帶有藍綠政治色彩,沒有強有力的領袖人物及具吸引力的政策主張,相互間誰也不服誰,大家各自為陣、一盤散沙,從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第三勢力,難以形成整體合力,這是第三勢力難以發(fā)展的真正原因所在。(作者:楊澤軍,系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