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安林:兩岸交流三十年 積極與正面作用不容低估
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兩岸交流三十年啟示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中國臺灣網 李杰 攝)
中國臺灣網10月18日合肥訊 (記者 李杰)由全國臺灣研究會舉辦的“兩岸交流三十年啟示與前瞻學術研討會”17日在合肥召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嚴安林在會上指出,兩岸30年全面交流,為兩岸關系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礎、強勁的動力與堅定的民意支持,產生的積極與正面作用不容低估。
兩岸交流取得突破性進展,成果豐碩
嚴安林說,1987年11月臺灣方面正式開放老兵回大陸探親,標志兩岸進入社會人員的“實質互動”。30年來,兩岸各方面交流取得巨大進展,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兩岸直接“三通”常態(tài)化,使兩岸由過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發(fā)展成“天涯咫尺,處處通途”;兩岸經濟合作深入化,開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貿交流與合作格局;兩岸文教交流熱絡化,為兩岸關系奠定扎實的文化、思想與精神基礎;兩岸社會交往擴大化,臺灣同胞赴大陸累計超過1億人次,大陸民眾去臺也有1000萬人次;兩岸政治交往取得突破性進展,不僅實現了兩岸事務主管機構負責人會晤,而且舉行了舉世矚目的“習馬會”,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兩岸30年全面交流有四大基本特征
嚴安林指出,30年來兩岸之間的交流發(fā)展迅猛,呈現四個明顯的基本特征:
首先,兩岸交流的發(fā)展態(tài)勢不可阻擋,更不可逆轉。不僅是兩岸經濟、文化、教育、社會等各方面交流的寬度、速度、進度與廣度空前,而且交流的深度與力度也是前所未有。
其次,兩岸交流本質的人民主體性在日益顯現。兩岸關系中民眾間交流的特征日益顯現,交流成果為兩岸民眾所享有,這是兩岸交流富有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再次,兩岸交流所產生的積極性作用很大,但也有一些消極性影響。總體上看,兩岸交流所產生的積極作用要遠遠大于消極作用,正面作用遠遠大于負面影響。而在網絡時代背景下,加上臺灣社會民粹主義的興起等因素,兩岸之間社會對立的出現值得關注。
最后,兩岸各領域與層面交流存在不平衡性。兩岸經濟關系進入“融合”階段,但兩岸社會關系尚處于“匯合”或“磨合”階段,而政治關系則還在“競合”之中。因此,兩岸交流中的不平衡性相當明顯。如經濟交流與合作領先于政治層面的交流;臺灣民眾到大陸者比較多,而大陸民眾到臺灣相對要少;新聞交流事實上落后于兩岸關系發(fā)展實際,屬于“起步早、進展慢”;文化交流中演藝活動多,價值探討少等等。
嚴安林認為,兩岸交流所產生的積極與正面作用不容低估。兩岸30年全面交流,為兩岸關系未來的發(fā)展提供了雄厚的基礎、強勁的動力與堅定的民意支持,總體上是值得肯定的。為此,需要充分把握兩岸交流大勢,堅持以民為本,推動兩岸交流的深化與細化,重在實效,真正地使兩岸交流與發(fā)展所產生的成果為兩岸民眾所共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