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已如火如荼的進行,更是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績,一大批貧困戶得到了脫貧,奔向了小康,一片欣欣向榮,各級政府更是不懈余力的擼起袖子加油干,千方百計的讓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當然,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現象,一些地區(qū)的少數困難群眾在思想上與國家的預期目的還存在不小的差距,甚至一些人還以當選“貧困戶”為榮,自得其樂,不思進取。
近期,就有新聞報道:“某村里搞扶貧工作數據進行民主評議,由各組組長組織群眾參加會議,現場聽到的滿是爭吵,爭論,議論,一些貧困戶為自己成為貧困感到無比光榮,臉上有光,有的沒有爭得貧困而羞言:我家比他家還窮呢!边@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歷來都是以取得某種成就或過上好的日子而為傲,現在卻以窮為驕,實屬不該。要知道某些人以當選"貧困戶"為榮,無非是想依靠扶貧政策,不勞而獲得到錢物補助。如此,不論你客觀原因如何,在主觀上,你志已窮。再精準的扶貧,也是扶有志脫貧之人,人人爭當"貧困戶"、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絕非扶貧攻堅工作的本意。
在全國脫貧攻堅一片大好的背景下,卻出現人人爭當貧困戶,貧困成為不知羞恥的文化怪異,勢必漸漸稀釋著人窮志不窮的精神之源,無形培育了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無庸之人,導致的將是急速墮落的循環(huán)貧困。
一些地區(qū),我們發(fā)現幾乎人人都說扶貧不公平,都在哭窮,有的住著寬闊的房屋,家里有著小轎車,卻說自己從來沒得到政府送來的米、油等照顧,欠了不少的帳,算下來,自己最貧困,自己應該得到政府的照顧。如此等等的現實,讓人不由感嘆,一個天大的惠民政策,為何會出現這種怪異現象,當然這是少數,大多數群眾還是能夠客觀的對待。
要徹底解決貧困的問題光靠政府是遠遠不夠,政府能解決的更多的在于政策扶持等方面,而要真正站起來,富起來,還需要自身的不斷努力,靠自身振作起來,學技術、學經營、勤勞作、善持家,政府幫一把,自己蹬一腳,力爭早日擺脫貧困。
扶貧先扶志,這不是一句空話、一句套話,更不是一句廢話,要知道如果在思想上就沒有打算脫貧,政府、社會在怎樣幫扶,也永遠扶不起來,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一個人的物質貧困可能只是一時,但精神貧困可能伴隨一生。想辦法努力奮斗才能徹底改變貧困現實,爭當貧困戶不是啥光彩事,只能永遠處在貧困層,會毀了一生脫貧的斗志,更會毀了一家人甚至子子孫孫的未來。貧困不可恥,但我們需要有走出貧困的信念,需要有擺脫貧困的毅力。(中國臺灣網網友:唐還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