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節(jié)重泰山,利欲輕鴻毛。”這是明代著名清官于謙的兩句詩,也是于謙本人一生的真實寫照!我們從于謙因進京覲見不向王振獻媚送禮而遭到暗算,即使在牢獄之中毅然守節(jié)不移就可見一斑。他憂國為民,自奉儉約,謙虛清廉,是一位深受百姓擁護和愛戴的官員;他詩如其人,人如其詩,重名輕利,把名節(jié)看得跟泰山一樣,至始至終“重名節(jié)、惜名節(jié)、守名節(jié)”;他重成仁而輕殺生,以榮名終,被賜修建祠堂,終為歷代奉拜祭祀不止。
“竹死不變節(jié),花落有余香!惫磐駚,視“名節(jié)”比生命更重要,立志守節(jié)、舍身取義者又何止于謙。蘇武北海牧羊,羊續(xù)懸魚拒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以及諸葛亮鞠躬盡瘁,文天祥慷慨赴義,劉胡蘭寧死不說出黨的秘密等等,這些無不是忠貞守節(jié)、堅貞不屈的典范,無不深受世人敬佩和贊揚。他們面對危局威逼,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寧愿選擇“粉身碎骨”,也要留清白在人間。我想,這股氣節(jié)、這份操守,就是中華民族的嵴梁,就是傳統(tǒng)美德的精髓,就是后人必須學習踐行的優(yōu)良品格,就是人們必須世代傳承的寶貴財富。
“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蘭考縣委常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的典故,意在警示黨員干部要牢記“不以惡小而為之”,要確保“不失小節(jié)”,要始終謹小慎微,常懷敬畏之心,珍惜名節(jié)和操守。
然而,時至今日,在“權(quán)”與“利”面前,追名逐利,以權(quán)謀私,借權(quán)牟利,搞權(quán)權(quán)交易、權(quán)錢交易、權(quán)色交易的“失節(jié)”之舉依然潛存。他們大都不是迫于形勢,無可奈何的“失節(jié)”,而是利欲熏心心漸黑的自愿“失節(jié)”。這些“失節(jié)”之舉,不僅嚴重破壞了黨政形象,挫傷了百姓信心,更是將自己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餓死事小,失節(jié)事大”,黨員干部必須把“守節(jié)”作為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行為底線。因為只有努力踐行,認真追求,守正不阿,清身潔己,才能避免因“失節(jié)”而離心背德,腐化墮落;只有努力爭做固本守節(jié)的合格共產(chǎn)黨員,才能守一生清廉,留一世美名;也只有守住“小節(jié)”才能保住“大節(jié)”,才能共同營造和維護風清氣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才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夯基固本,篤行致遠。ㄖ袊_灣網(wǎng)網(wǎng)友:時辰盜)
。ū疚臑榫W(wǎng)友來稿,不代表中國臺灣網(wǎng)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