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出版圖書30萬種,已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出版大國。但平均到每個人的身上,我們的購書量只有發(fā)達國家的幾分之一甚至十幾分之一。如何進一步激發(fā)和擴大圖書消費,不僅事關(guān)中國能否由出版大國向出版強國轉(zhuǎn)變,更關(guān)系到全民族的文化素養(yǎng)。畢竟,只有愛讀書的民族才有光明的未來。(4月8日 《人民日報》)
不買書不是件好事,感覺就像飯前不洗手一樣,是和文明習慣相悖的。有很多數(shù)字可以證明這種恥感:比如中國人均圖書消費量,在1990年的時候,我國人均圖書消費量(扣除教材、教輔)為5.2冊,2009年這一數(shù)字為5.6冊,20年過去了,人均購書量只增加了不到1/2本。如果拿到全世界去比較,則更要不好意思,比如中國人均的閱讀量是5本左右,而韓國是11本,日本是40本。按照“倉稟實而知禮節(jié)”的傳統(tǒng)邏輯,或者物質(zhì)文明推動精神文明的現(xiàn)代邏輯,似乎很難理解一個年均GDP增速近10的國度,對書籍的消費如此“不思進取”。
有一點是肯定的:沒有人天生愛讀書,也沒有人天生對書籍有仇!叭司彆吭鲩L緩慢和我們長期在計劃經(jīng)濟時代養(yǎng)成的圖書消費習慣有關(guān)系!鄙缈莆墨I出版社社長謝壽光認為,當時極低的圖書定價和大量的免費宣傳性圖書使人們養(yǎng)成了不愿為閱讀付費的習慣。這個說法頗為流行,但如果說“人們養(yǎng)成了不愿為閱讀付費的習慣”,小前提就是閱讀已經(jīng)成為習慣,而如果閱讀真的成了習慣,就算免費午餐終結(jié),大家為什么不愿意為“習慣”埋單?
有空喝喝咖啡、看看書,這樣的生活當然人人愛;就算不是真愛書,暴發(fā)戶還喜歡把書房塞得滿滿的,為什么我們的圖書就是“賣相不好”呢?除了“免費習慣說”,還有人認為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代表的新興媒體搶走了很大一部分傳統(tǒng)紙質(zhì)圖書的讀者,但問題是,在電紙書等風靡之前,買書閱讀就真的很火嗎?
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買書?也許原因并不那么糾結(jié)。古語說,“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可見,讀書向來是要考慮投入產(chǎn)出的。如果圖書本身就浮躁得很,今天張悟本明天馬悟本,閱讀里的公信遲早也會透支干凈;更要緊的是,如果讀書不能實現(xiàn)其價值,閱讀改變不了人生,就算一毛錢一本,讀者也會越來越慳吝——而這,顯然又不是圖書自己能決定得了的。蘿卜招聘、代際傳承、先賦決定論、拼爹游戲……社會階層的自由流動一旦被固化,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一旦被弱化,圖書上的糾結(jié),就決非定價那么簡單。
因為不讀書,有人說中國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進入“笨蛋時代”:沒有常識的謠言,愣是有人信;長生不老的藥方,愣是有人買。“人傻錢多”的印象,絕不是一個韓國歌星貼的標簽——但這有什么辦法呢,盜版圖書就是打折到“買一送一”,還是趕不上三四流歌星的粉絲會。中國人為什么不愿意買書?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迫切需要對另一個問題有個正解——讀書,還有多大的價值?(鄧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