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晚報》23日發(fā)表社論《團團圓圓到臺灣》指出:大熊貓團團、圓圓來到臺灣,跋山涉水,這趟行程來之不易。有人十分興奮這件事的象征性意義,說盼望了多久多久,“團圓”又代表如何如何;對立的人當然就持反面說詞,堅稱接受了熊貓就等同承認“臺灣屬于中國國內”。多無聊啊,說政治太沉重!
社論指出,團團、圓圓,兩只可愛的熊貓,何必給它們沾上太多政治塵埃?就臺北木柵動物園來說,要負起好好照顧這兩只保育動物的責任;就一般臺灣民眾來說,應更深刻體會到動物和生命教育之間的關聯。
大陸要送臺灣熊貓,從3年前芻議之時,便出現各種“解讀”。當時執(zhí)政的民進黨堅持拒絕大陸這種“動物外交”;馬英九當局決定接受熊貓來臺時,則又發(fā)生了各處爭邀的角力戰(zhàn)。熊貓本身何其無辜,作為保育類動物,連在地球上的生存繁衍都是一場辛苦的挑戰(zhàn)。如今背著“親善大使”的任務來臺,讓家長帶著孩子在動物園里興奮指指點點“好可愛啊”之外,希望借由動物本身的天真特性和生存危機,向人類傳達一點“愛惜生命,保育地球”的訊息。
社論說,動物園里飼養(yǎng)和展示野生動物,本來就有各種討論,保育界人士多堅持“動物本位”的某些理論看法。但一般而言,由于動物園提供了人類和動物親善接近的機會,是一種很難得的教育,也常因此啟發(fā)人類心底護惜生命的良知和本能,所以動物園不只為了“休閑娛樂”而已,也被認為是重要的教育場所。熊貓身軀龐大,行動和姿態(tài)卻常見天真嬌弱,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備受關愛的明星動物。這次住進臺北動物園里,發(fā)揮的作用應不只是吸引人潮而已,希望也能借機教育民眾關于保育類動物今日在地球的處境。
臺灣以人情溫暖著稱,但臺灣好像并不被視為“對動物友善”的處所。臺灣處理流浪動物的方式曾鬧上國際,對本土稀有野生動物的復育工作也還有更努力的空間。這次因團團、圓圓來臺而掀起話題,希望政治性盡量減低,“就動物談動物”,在對這兩位嬌客的關注熱潮之外,還能普遍性地引發(fā)生命教育議題的討論,把人類和動物和平相處、人類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關聯都變成重要教材。讓我們歡迎團團、圓圓住進臺北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