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張照片在微信圈火了:幾個高中生在地上用粉筆寫“撤回”,結果寫成“撒回”。一個錯別字,成了臺灣反課綱事件的縮影。
主角是幾十名臺灣高中生,在“獨”派和政黨簇擁之下圍攻臺灣“教育部”,要求“撒”回課綱微調。他們在墻上噴漆,破壞大門,還翻墻進了“教育部長”辦公室,結果33人被捕,面臨被起訴。
臺灣中小學生的課綱經歷過多次扭曲篡改。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中國史被大幅刪減變成了“外國史”,李白和孫中山都變成了“外國人”。今年1月底,國民黨當局對課綱進行了一次微調,旨在撥亂反正。調整包括改稱“中國”為“中國大陸”,“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慰安婦增加了“被迫”字樣等內容。
跟李、扁的“去中國化”動作相比,這是名副其實的小范圍微調。但是,“獨”派還是激烈抗議,6月以來動作不斷。令人瞠目的是,高中生這次沖到了第一線。
學生把“撤”寫成“撒”,成了整件事的一個標志影像。他們對課綱究竟了解多少?有臺灣記者到現場采訪,許多學生一問三不知,記者問“這次課綱微調,到底調整了什么”,學生答“沒仔細看過”;記者又問道,“‘二二八事件’部分內容被刪,是否知道究竟是哪些內容”,學生的回答是“不太清楚”、“這我不是很了解耶”……
跟反服貿的大學生一樣,高中生們并不清楚自己究竟反的是什么。然則他們?yōu)槭裁匆鰜?鬧事現場,“獨”派社團人物遠遠多過學生;學生們買雨傘的收據,抬頭寫著民進黨。懵懂的高中生背后,是政治勢力在興風作浪。
自去年3月爆發(fā)“太陽花運動”以來,臺灣學生日益成為政治運動的先鋒和擋箭牌。在“太陽花運動”中,學生們違法沖入“立法院”和“行政院”,迫使服貿協議擱置,最后全身而退,不但沒有被起訴,學生領袖們還儼然成了政治新星。民粹風氣之下,臺灣當局不敢對學生執(zhí)法,所以“獨”派受了啟發(fā),這次組織了更“柔弱”的中學生來打頭陣。
不過,這次臺“教育部長”已明確表態(tài)將“忍痛起訴”學生,國民黨團也全體表態(tài)支持,而在網絡上也有90%人支持起訴。這些學生若因此成了被告,更該責怪的,是那些在背后慫恿的大人們。
學生易被綠營利用,有深刻的社會原因。這些年輕人從小讀的是“去中國化”課本,就算沒有好好學習,“臺獨”史觀卻已深入腦海。由此帶來的后果是,民進黨牢牢把握住了校園話語權,幾乎和所有的校園團體都有密切合作,一呼百應。用臺灣名嘴黃智賢的話說,“校園里只有綠色和寂然無聲”,而國民黨則與年輕人隔絕得越來越遠。
學生熱衷政治,另一原因是臺灣近年不斷出現政治學生一炮而紅的范例。如果不是前些年多次胸襲女性的惡劣行徑被曝出,領導“太陽花運動”的陳為廷說不定已經選上了“立委”;另一學生領袖林飛帆至今活躍于各個政治場合。這些所謂的學生領袖不用埋頭苦讀,只要投靠綠營就能飛黃騰達,對于某些本來就不愛讀書又心思活泛的學生來講,這真是一條終南捷徑。
學生關心社會議題是好事,但至少應下功夫研究問題,搞清楚來龍去脈,不能憑一個“懶人包”或幾句口號就奮不顧身,最終誤人誤己;蛟S極少數學生可以憑參政得利,但多數孩子終究只能落得被做成人肉包子還得替人數錢的下場。難怪國民黨2016“大選”候選人洪秀柱呼吁,“放過年輕的孩子吧,讓社會回歸平靜”。(文/黑白自在)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