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高齡社會 勿使老年人成為“拾荒族”

2014年08月04日 10:1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遠見》雜志調查800位50歲以上民眾,發(fā)現臺灣民眾愈來愈長壽,每個人退休后的“第三人生”可長達二、三十年,占人生的三分之一,但對老后生活的真實成本、養(yǎng)老機構與居家照護員的使用、退休后參與社會等方面,都缺乏足夠認知。對此,臺灣《新生報》4日發(fā)表社論說:10年之后,臺灣就會成為超高齡社會,但如何使所有長者都能享有健康、幸福與尊嚴的生活,臺當局必須加緊馬力。

  該項調查還指出,島內民眾平均退休年齡早了七點五年,加上平均余命愈來愈長,退休生活可能是一輩子最長階段,而從實際情況看,獨居、老窮及家庭失和,是晚景凄涼的三大因素,皆肇因于沒有事先規(guī)劃所致。然而,“沒有事先規(guī)劃”不僅是個人問題,臺當局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從個人層面言,“自己的老年得自己救”,民眾一向習于“養(yǎng)兒防老”的思考,但近10年來,社會結構和環(huán)境丕變,年輕一代遭遇“就業(yè)困難”或“薪資微薄”等問題,青年反成為父母的負擔,不成為“啃老族”已是萬幸。另從施政考慮來看,人口老化恐非只是社會問題而已,而是如馬英九所言已屬安全層次的范疇。試想,不久將來可能“老人問題”愈趨嚴重,那如何奢談臺灣發(fā)展?

  目前臺當局積極推動“臺灣三六八照顧服務計劃”,并預定3年內投入逾百億元,達成“一鄉(xiāng)鎮(zhèn)一日照中心”的政策目標,讓失能長者在白天就近于小區(qū)獲得照顧服務。反觀另一面,“行政院”主計總處公布數據顯示,近半數貧窮家庭主要經濟來源是65歲以上的老人,這種現象集中在中南部、東部縣市。換句話說,現代老人們不僅無法享有清福,有的甚至活得愈老愈辛苦,正背負著養(yǎng)家活口的責任。試想,老人家支撐家庭,他們有何“余力”,能夠得到應有的尊嚴?

  綜合上述,不難看出已有兩項難題正考驗臺灣社會。一是臺灣很快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年輕人變少,老人家變多,不多的年輕人卻要負擔很多老人的生活。二是窮富不同命,窮家庭老人要自強,即使到了退休年齡,卻都是“退而不休”或“退而不能休”,他們必須撐起家庭經濟重擔,讓自己和家人能活下去。試想,這兩種特質不一的老人問題,當局都有完整規(guī)劃、全面政策及配套措施了嗎?

  因應專業(yè)能力、經濟能力不等的老人需求,或許臺當局還得籌謀“老人就業(yè)”問題。人口老化已是必然現象,許多人延后退休,也有人退休之后再選擇二度就業(yè),各種狀況不一,但早作設想為好。例如成立“老人就業(yè)輔導中心”就應盡早做好,要不然,真要讓貧窮老人都去做“拾荒族”!

  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以前這句話是用來勉勵年輕人的,現在用在老人身上也很貼切,F在還有一些流行話,“老人當家”“老人當自強”之類的,都在形容老年人的實境。當然,這不只是老人的個人問題,還得由臺當局統(tǒng)籌規(guī)劃,早日為“老人問題”作整體構想,才能使“老人社會”亦是“健康、幸福、尊嚴”的社會實現。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杰]

海峽時評
深度幕后
七日視點
視頻
平利县| 大竹县| 博白县| 祁连县| 和硕县| 婺源县| 铜鼓县| 革吉县| 滨州市| 扬州市| 息烽县| 长葛市| 湘西| 双峰县| 赫章县| 图们市| 巴林右旗| 托克逊县| 秭归县| 宣武区| 海淀区| 交口县| 长泰县| 高碑店市| 中牟县| 兴安盟| 镇原县| 平泉县| 神农架林区| 贵南县| 手游| 交城县| 望江县| 通州市| 朝阳市| 宁城县| 济源市| 荔浦县| 江永县| 德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