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lián)合報》22日社論指出:蔡英文將第二度出任民進黨主席,她究竟將走上她的最后一哩,或其實卻將走上回頭路?文章摘編如下:
歷史不知會不會重演,但今日蔡英文的處境,竟然與2008年她首度出任民進黨主席時恍若復制般一模一樣。2008年,面對ECFA,蔡英文祭起“傾中賣臺/喪權辱國”的大旗;今天,蔡英文又面對兩岸服貿(mào)協(xié)議、貨貿(mào)協(xié)議及“兩岸協(xié)議監(jiān)督條例”。2008年,蔡英文以群眾包圍酒店及在街頭丟汽油彈來接待首位訪臺的海協(xié)會會長陳云林;今天,蔡英文又將如何迎接首位訪臺的國臺辦主任張志軍?
這是蔡英文的最后一哩?或回頭路?
6年前后的兩個場景,看似一模一樣,卻也有根本的不同。一、6年前的ECFA主題,大致上只在兩岸關系的范圍內(nèi);但6年后的服貿(mào)風暴,卻帶出了TPP及RCEP等全球化的問題。蔡英文或許仍可閉著眼睛說服貿(mào)協(xié)議是“傾中賣臺”,但她能不能主張“臺灣拒絕全球化”?二、6年前反ECFA一路下來的失敗,好不容易激起民進黨內(nèi)對蔡英文所提“最后一哩”的轉型思考;但6年后當民進黨尚在轉型津口猶豫之際,爆出了太陽花的“臺獨世代交替”,卻有可能逼使蔡英文及民進黨又走上回頭路。
6年前蔡英文與“舊世代臺獨”走向反ECFA、反“九二共識”,6年后她如果又與“臺獨新世代”走向反服貿(mào)、反全球化,這就不是最后一哩,而是走回頭路。
蔡英文的“最后一哩”,其實是迢迢千里。一、全球化的難題:若不能為有競爭力者在國際上找到與他國競爭者平等的立足點,最后弱勢產(chǎn)業(yè)也無幸存機會,整個臺灣亦告邊緣化;現(xiàn)在是連境外市場都沒有勇氣進入,遑論島內(nèi)開放以刺激轉型。二、認同的難題:用“兩國論”來建立“中華民國”的認同,只是借殼上市,不能解決問題,現(xiàn)在卻是“反中”變成“恐中”,遑論有在“大一中架構”下分庭抗禮的膽識?唇袢仗柣ㄋ从车摹胺慈蚧奔啊翱种信_獨”氛圍,這豈是“最后一哩”?又豈不是“迢迢千里”?
若蔡英文認為其“最后一哩”僅在選上“總統(tǒng)”,即盡管可趁太陽花運動反全球化之勢,僥幸一試;但蔡英文如果認為她的“最后一哩”應在一旦當選后解救臺灣免于撕裂衰亡,她應該現(xiàn)在即開始嘗試將整個社會導向正確認知全球化及認同的方向,不能到了大選再來玩“概括承受”的把戲。
蔡英文迄今在社會上尚有一些分量,主要是因民眾對其“最后一哩”仍存有一些想象。但這一場太陽花新世代運動的聲勢浩大,一旦形成“尾巴搖狗”的態(tài)勢,蔡英文極有可能成為其政治俘虜,而走上6年前的回頭路。
論及今昔政治場景雷同,2012年包道格在“大選”前發(fā)表對民進黨不信任的言論,與蔡英文直接有關;如今,卜道維及羅素等人發(fā)表了對民進黨更強烈的批評之后,又逢蔡英文將接民進黨主席。一路走來,顯示美國政府對民進黨的不信任及負面評價迄未改變。6年來,美國、大陸、臺灣民眾皆在觀察蔡英文,如今花樣看盡,蔡英文能夠繞圈子的空間已小得多;因此,不論對民進黨內(nèi)、美國、大陸或對臺灣民眾,蔡英文此次再接任民進黨主席,不能再玩“傾中賣臺/概括承受”的老梗,而應以誠實開朗的態(tài)度面對“全球化”及“國家認同”兩大問題。如果再玩首鼠兩端繞圈子的花樣,最后必又將自己刷油漆刷到墻角,如2012年。
蘇貞昌急流勇退,原因之一應是不愿面對“民進黨轉型”及“太陽花擋路”的兩難之局;同時,他也給蔡英文留下了一個“最后一哩”與“回頭路”的兩難困境,并等待蔡英文遭遇困境時伺機反撲。蔡英文若將太陽花運動視為“臺獨”回潮的喜訊,那么就走回頭路;但若認知太陽花可能是使民進黨轉型工程前功盡棄的警訊,即應繼續(xù)她的“最后一哩”。
6年前的ECFA風暴與6年后的服貿(mào)風暴何其相似,但又何其不同;6年后的蔡英文與6年前又有何異同?一樣的考卷,會不會有不同的答案;這將是蔡英文的最后一哩,或回頭路?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