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看臺灣常吵吵鬧鬧,在民主的道路上,臺灣民眾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成長。臺灣《中國時報》今天刊登社論說,長年以來,省籍魔咒一直糾纏著臺灣的政治發(fā)展。陳水扁為了掩飾施政不彰,于是挑撥族群對立以凝聚選票。坦白說,過去以來,這招真的有效,臺灣社會這些年因此陷入了無止境的分裂敵對。在狹隘而粗暴的檢驗標準下,“愛臺灣”成了黨同伐異的瘋狂獵巫,更是政客愚弄民眾的魔笛。任何就事論事的理性討論,都被反智幼稚的邏輯淹沒;只有立場沒有是非,成了唯一的真理。
社論認為,個人也好,社會也好,“創(chuàng)傷”與“恐懼”往往是最難超越的心結,以致無法理性思考作出正確的決定。臺灣過去一直被這兩個因素捆綁住,兩相糾纏下,扭曲了臺灣的民主發(fā)展。民進黨政績再差,只要指控對手不愛臺灣、和中國大陸勾結、民進黨輸民主就倒退臺灣就完蛋,就能讓本土票同仇敵愾相挺到底。
社論指出,然而,臺灣人民終究是有學習能力的。在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站起來,而且每次都記取了教訓,變得更聰明一點、更成熟一點。不能因為是本土政權,就可以濫權貪污、胡說八道!氨就痢辈皇菍o能無恥的保護傘,人民是本土政權的主人、不是人質,民主更沒有那么淺薄廉價。在無數次選舉操作下,大家也逐漸看懂了,原來這些只是政客自利的工具,背后沒有絲毫對臺灣的真愛。
民進黨一再玩弄族群牌,就像一次次蓄意散播病毒,讓臺灣社會在高燒和惡寒中反覆煎熬,在激情瘋狂中一次次盲目起舞。終于,經歷了那么多次發(fā)作折磨后,臺灣民眾開始產生了抗體,看清族群撕裂對社會造成了多大傷害,也逐漸能省思這個問題到底有什么意義、臺灣又需要什么樣的未來。
社論說,就像出疹子一樣,陳水扁用最惡毒的操作,逼出了長久壓抑在臺灣體內的郁寒積怨,而且產生了免疫力。雖然過程非常痛苦,元氣幾乎消耗殆盡,但臺灣社會也因此面對了這個最敏感的問題,進而處理它、思考它,最后決定放下它。決定拒絕族群對立的操作、愿意攜手尋找共同的未來。
民主真正的價值,在于人民能夠相信自己、在自己的身上找到力量,而不是無助驚慌地擔心命運被其他人決定。是不是“本土”,對臺灣選民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大家終于懂得,在民主時代,所有選舉產生的政權都是本土政權,并不是本省人當“總統(tǒng)”才算。臺灣的民主命脈不在某個特定政黨,而在于二千三百萬全體人民,人民才是臺灣命運的主人。
漸漸地,臺灣人民超越了“創(chuàng)傷”,克服了“恐懼”,放下了族群之間的猜忌,學會以理性來思考,不再被意識形態(tài)及血統(tǒng)束縛,重新找回彼此的溫暖?辞辶苏鎸嵉纳畋忍搨蔚目谔栔匾,孩子的未來比歷史包袱迫切。過去族群之間原本就相處融洽,但經歷過這場折磨淬煉后,臺灣民眾是有意識地作出了決定,決定我們都是一家人。
社論最后說,大概連國民黨也知道,馬英九之所以當選,原因不是國民黨好,而是陳水扁和民進黨太爛。臺灣選民在把民進黨換下來的同時,也明確地警告了所有政治人物,不要再輕視臺灣人民的智慧了。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