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任期內政績不佳、親人涉貪瀆與面臨牢獄之災、部屬貪污事件層出不窮、“外交”挫敗與經濟持續(xù)衰退的情況下,陳水扁心中所牽掛的應該是不管明年選舉哪一個黨勝選,他都可以處于制高點,處于可攻可守的最佳位置。臺灣《中央日報》網絡版9日發(fā)表署名評論文章說,所謂可攻乃是可以對臺灣政局保有相當的影響力;可守就是在失去“總統(tǒng)”職位的保護傘之后,面對弊案的后續(xù)司法程序,可以保住自己,同時可以保住家人,這才應該是陳水扁最在乎的一件事。為何這樣假設?這可以從陳水扁一連串的政治動作中看出,茲分析如下:
首先,依據民進黨戰(zhàn)斗的性格與過去的歷史,選舉成敗是其黨內政治人物往上爬的依據,凡是敗選,就必須有人一肩扛起敗選責任,這是民進黨在野時期的寫照。而民進黨黨主席以往就是為選戰(zhàn)成敗負責的不二人選,如今時空轉換,民進黨已是執(zhí)政七年多的政黨,手握行政資源,陳水扁與四大天王(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與游錫堃)已經是必須為選戰(zhàn)成敗負責的人,他深知這是無可回避的命運,因此在未來幾個月,他必須做出最好的部署。
陳水扁在民進黨內是何其精明之人,為了可以取得戰(zhàn)略制高點。為達成此一策略,他依舊選擇往深綠靠攏,因為唯有掌握深綠,才是他的最佳依靠。就如同在施明德倒扁最激烈的時候一樣,以深綠為其靠山,躲過被“逼宮”的浩劫。
就臺灣政治而言,采取激進路線爭取“臺獨教父”乃是一個上上之選,但是此一“臺獨”非彼“臺獨”。所謂真正的“臺獨”乃是公然宣布“臺獨”,但是在2005年3月的歐盟視訊會議中,他坦承宣布“臺獨”,即使是李登輝也做不到,如果說做得到,就是自欺欺人。因此陳水扁提出“入聯(lián)公投”——以臺灣的名義加入聯(lián)合國,以一個假議題取得崇高之“臺獨”急先鋒地位。寄望“公投”結果可以將“中華民國”完全消滅掉,以臺灣取代之,藉此機會向全世界宣示臺灣乃是臺灣民眾希望的“國家稱號”。
比起陳水扁的“入聯(lián)公投”更加激進的是民進黨黨主席游錫堃提出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游錫堃的作法也是想取得深綠共主地位而拋出的政策。陳水扁明知謝長廷為了選舉,必往中間靠,豈會容許游錫堃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按照原定版本通過,事實證明通過之決議文乃妥協(xié)之結果,可稱之為“四不像”決議文,毫無新意可言,把游錫堃的策略完全打散掉,真正之贏家乃陳水扁。既使謝長廷在議題操作上還是落居下風,在不敢與陳水扁切割局面下,謝長廷只得乖乖跟隨陳水扁之腳步,在訪美期間,受到美國強烈質疑,亦無可奈何,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
再者,建立“臺灣共和國”乃是“獨”派的夢想,陳水扁于2000年時必須宣布“四不一沒有”,禁錮了獨立“建國”的腳步。陳水扁在過去幾年來以切香腸的方式,實現(xiàn)逐步擺脫“中華民國”的框框,以“正名制憲”為名,迂回試探各方反應,碰壁之后,在卸任之前,打出以臺灣名義,以新會員加入聯(lián)合國,在島內大作宣傳,以圖達到其目的。
陳水扁亦知“獨”派勢必不會反對,只會大加支持其作法,有了“獨”派支持,陳水扁更有把握實現(xiàn)他的計劃,事實證明在近期“公投入聯(lián)”活動展開后,“獨”派唯有支持一途。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