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赫芬頓郵報》11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文學在非洲:富有意義抑或只是用于儀式 中國越來越渴望成為世界文化大國,并與西方的文化影響力展開競爭。然而,如果中國意在抵制西方文化霸權(quán),那么文學的翻譯及出口就將扮演至關(guān)重要的角色。我們對非洲各地的中國文學翻譯作品進行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這些譯作主要滿足儀式和外交功能,例如向非洲圖書館捐贈圖書的儀式。
非洲許多中國文學譯作都來自美英法等國出版社,而非直接來自中國。西方媒介和語言的過濾決定哪些中國文學書籍將被配送到非洲國家,進而影響這些書籍在非洲的最終歸宿。例如,法國出版的許多中國文學書籍都被“塞進”非洲法語國家的法國文化中心圖書館,而非公共圖書館和書店。此外,中國文學明顯缺乏非洲語言譯作。這不僅將眾多非洲讀者排除在中國文學之外,還為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的更直接跨文化對話豎起一道屏障。
筆者建議中非出版社應(yīng)致力于在不經(jīng)由歐洲或西方媒介的前提下打造合作關(guān)系。它們已開始勾勒富有意義的中非關(guān)系或?qū)⒊尸F(xiàn)出的輪廓,并使非洲文學界的編輯、譯者和作者參與其中。與此同時,中國也將獲得與廣大非洲讀者直接接觸的途徑。(作者凱瑟琳·吉爾伯特,王會聰譯)
下一頁【延伸閱讀:中國成為文化產(chǎn)品最大出口國】[責任編輯:韓靜]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