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一揮間,尼克松訪華轉眼已40年了。40年來,中美關系既有和煦春風與陽光照耀,也有烈日炎炎和風雪冰霜。有人說,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這似乎道出了一些基本事實和一定的客觀規(guī)律。但歷史在前進,時代在變遷,中美關系總不能繼續(xù)停留在這個軌跡上,F(xiàn)在該是兩國分別和共同總結經(jīng)驗、展望和開辟美好未來的時候了:不是要讓兩國關系 “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要讓它逐漸 “可持續(xù)地好起來”;不是要讓它 “壞也壞不到哪里去”,而是要讓它“不至于壞下去”。這是一個很難回答、更難做到的訴求。但為了兩國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也為了適應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需要,這是必須回答和應該解決的大問題。
美國有不少有識之士,他們雖然難免受美國“唯一超級大國”地位的影響,有時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些“傲慢與偏見”。但一般來說,比較明智而務實,發(fā)表過不少有利于美中合作關系的言論。美國領導人也說過一些對美中合作關系具有積極意義的話。克林頓當政期間就曾主張要同中國“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紀的建設性戰(zhàn)略伙伴關系”。近兩年來,奧巴馬總統(tǒng)多次聲稱,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美國和中國的關系將塑造21世紀”。美國一些部長們說得更多,如說我們(美國和中國)要“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要“求同存異”,“同舟共濟”;等等。這些話本身是積極的,但多少有點言過其實,而且行動往往與之相悖,中國老百姓對此存在很多疑問,也很自然。
對這些積極和正面的言論與意見,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們是聽不進去的。美國那些主張“霸權永續(xù)”、以“霸眼”看世界的領導人也是聽不進去的。這方面的表現(xiàn)很多。
中美合作關系存在問題的關鍵,說穿了,主要是以下兩個方面:
。ㄒ唬┟绹鴵闹袊杆倥d起會影響和挑戰(zhàn)它的 “唯一超級大國地位”。另一方面,中國也擔心美國遏制中國的興起,不斷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這個問題牽涉到如何正確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對方和相互關系的清醒認識和正確判斷問題。經(jīng)過40年的反反復復和周折,雙方關系在2011年初胡錦濤訪美時已經(jīng)有了新的定位,即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關系。只要雙方認真堅持執(zhí)行兩國之間的三個聯(lián)合公報和這一新的相互關系定位,這個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的。
(二)中美國際戰(zhàn)略訴求不同:美國要建立 “美國統(tǒng)治下的世界和平”;中國要建設“和諧世界”,主張“和而不同”,實行“國際關系民主化”和“發(fā)展模式多樣化”。中美兩國高級外交官曾有過一次發(fā)人深思的對話。時任中國駐美大使的李肇星問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你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美國的外交,那該是什么?她毫不猶豫地回答說:“l(fā)eadership”(領導)。她反過來問李肇星,那中國呢?李肇星也毫不猶豫地回答說:“partnership”(伙伴關系)。一字之差,生動地表明,兩國的外交戰(zhàn)略和理念是多么不同。這實際上是結構性、或者說根本性的矛盾,應該承認,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是不容易解決的。但是不是因此兩國就一定要拼個你死我活呢?筆者以為,中美兩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出現(xiàn),那只會使兩國關系“越來越壞下去”;不僅中美可能兩敗俱傷,也有害于世界和平與發(fā)展大局。
中美兩國是影響世界形勢發(fā)展和國際關系走向的大國!爸忻拦仓巍保℅2)我們不贊成,也行不通。但“中美共商”(G2-C)國際和地區(qū)大事,協(xié)調(diào)立場,尋求更多和更廣闊的“利益匯合點”,還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美國朋友現(xiàn)在很喜歡說中國的成語,中國文化傳承最有名的兩個成語就是:“和而不同”與“和為貴”。如果對這兩句話真正領會,而且融會貫通了,付諸實踐,中美兩國合作關系一定會逐步 “可持續(xù)地好起來”。反之,就可能仍然是這樣的局面:“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壞也壞不到哪里去”,甚至不斷壞下去。40年了,我們應該吸取經(jīng)驗教訓,謹慎樂觀地共同開創(chuàng)兩國關系的新局面。
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離任前對記者說,我們(美中)兩國的關系是建立在“共享利益的基礎上,而不是共享價值觀的基礎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關系就很容易會達到一個 “自然的上限”,“不可能超越這個上限”。他認為,未來美中關系的發(fā)展,取決于能否“更多地包括共享價值觀”。他承認“這是不容易的”,但他寄希望于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等“自由溝通”傳播美國價值觀的“優(yōu)越”,影響中國,從而取得突破。通篇講話可謂冠冕堂皇,但就是少了一點“和而不同”的哲學思想,以及“分享價值觀”和相互借鑒、學習的風范。
歷史的發(fā)展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時代變遷量變進程加速發(fā)展也是不可逆轉的。人們會在實踐中去檢驗和體認,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究竟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我們這一代也許不夠聰明,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也許更加聰明,會找出答案,共同順應時代的潮流。(王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