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在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彷如層層起伏的麥浪聳立于一片黃色花海之中。在米蘭世博會上,中國國家館、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館和萬科館作為代表中國的“三張名片”迎來如織游客。 新華社記者羅娜攝
雨過天晴,又逢周六,米蘭世博園迎來開園第二天。中國國家館、中國企業(yè)聯(lián)合館和萬科館,以“食”為主線串聯(lián)古今,吸引來自全球的游客前來了解中國農業(yè)、糧食和悠久飲食文化的歷史、現(xiàn)狀及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
國家館:演繹農耕歷史
一片黃色花海中,中國國家館仿佛層層麥浪起伏連綿,恢弘的氣勢吸引游人駐足。步入館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齊民要術、稻作文化、哈尼梯田、桑蠶文化、茶文化、北京烤鴨、雜交水稻、農業(yè)物聯(lián)網等展覽項目,它們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最直觀的方式展示中華燦爛的農耕文化。拾級而上,色彩變幻的巨幅光影麥田伴隨輕柔的音樂在游客面前徐徐展開。最吸引人的當屬循環(huán)播放的中國館核心影片《團圓》,不少游客不惜排隊等上30分鐘觀看。
來自美國的梅根森夫婦興奮地對新華社記者說,中國館建筑設計別具一格,線條流暢,這里展示的各種場景勾起了他們對多年前中國之旅的美好回憶。
在意大利工作的滕先生一家,一進園就直奔中國館。滕先生說,相較于上海世博會,此次中國館的規(guī)模變小了,但其設計更加別致、花了很多心思,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民以食為天”的思想。
中國館占地面積4590平方米,是世博園區(qū)內僅次于德國館的第二大自建國家館。為方便游客,中國館還開通了官方手機應用程序、網上三維實景中國館、微信公眾號等公眾平臺方。
(責編:趙京文(實習生)、楊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