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三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中提到:“東南亞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fā)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習主席有關共同建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為中國—東盟未來的合作和共同發(fā)展描繪了一個偉大的藍圖,指明了方向。習主席的這段講話,既有深刻的歷史內涵,又有豐富的現(xiàn)實意義。事實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交往中,確實曾經(jīng)建立過友好睦鄰的“海上絲綢之路”。誠如習主席在演講中的另一段提到:“早在2000年前的中國漢代,兩國人民就克服大海的阻隔,打開了往來的大門。15世紀初,中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七次遠洋航海,每次都到訪印尼群島,足跡遍及爪哇、蘇門答臘、加里曼丹等地,留下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佳話,許多都傳誦至今!
習主席的這段話,對我們總結以往中國—東南亞各國建構“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經(jīng)驗,思考未來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共同繁榮的宏偉目標,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
首先,我們有必要對習主席在講話中提到的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共同建構的“海上絲綢之路”作些回顧。
從史籍記載來看,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發(fā)生關系肇始于秦漢時代。據(jù)《漢書.地理志》記載,早在秦漢時期,中國先民便從廣東的徐聞、合浦(今屬廣西)港口出發(fā),前往南;顒,進行開發(fā)。由徐聞、合浦至南海諸島及東南亞各國皆有航海紀程和針路可達。至于中國與東南亞各國的關系,據(jù)明代張燮《東西洋考》記載,早在唐代以前,就有華人在南洋一帶開疆辟土,休養(yǎng)生息。
又據(jù)黃省曾《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記載,早在北宋淳化年間(990-994年),爪哇國王(今印度尼西亞)便對宋朝推行「王道」深表認同,并主動遣使前來朝貢。
關于鄭和下西洋的偉大壯舉,近代以來有許多學者做過深入研究,但傳統(tǒng)的歷史學者大都認為其目的是為了宣國威(即展示權威與實力),或者是為了與東南亞國家建立朝貢貿易關系。對于這些舉措后面隱藏的更深層次的意涵,向來鮮有論者涉及。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試圖對鄭和下西洋背后隱藏著的明代對外政策的深層次內涵略作檢討。
首先,明朝對東南亞各國之間的爭端采取保持中立的政策,同時對遠邦和近鄰,不論其國或大或小、或強或弱,只要是認同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即「王道」者,皆一律平等對待,將其納入中華朝貢體系即文明秩序中(所謂「示無外」)。這種以「王道」開路施行「仁政」的做法,使周邊國家深表認同、心悅誠服。
其次,明朝對外政策最成功之處在于顯示「權威和實力」的同時,卻沒有任何擴張領土的野心和占有欲。明朝對于向中國朝貢的東南亞各國,不論大小,一視同仁,實施一種普遍平等的公平政策,即所謂「無間內外,均視一體」。
由于明洪武帝的對外政策方向正確,因而獲得了東南亞各國甚至整個亞洲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認同。及至永樂帝派遣鄭和率龐大艦隊七下西洋,憑借優(yōu)越的文明和超強的實力,對東南亞各國采取「恩威并施、王霸雜用」的方針,將東南亞大小三十多個國家納入朝貢貿易體系即中華文明統(tǒng)治秩序中。
正是因為鄭和船隊與東南亞國家交往中施行「仁政」和采取了公平原則,致使這些國家不但認同而且仰慕中華文明的價值體系,所以才紛紛投入中華文明的大家庭,甚至將其國的山川河流一并納入中國版圖,與中國同享祭祀(例如,安南、占城、柬埔寨、暹羅等國納入廣西,三佛齊、爪哇納入廣東,琉球、渤泥則納入福建)。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明朝的實踐表明,只有中國的內部政權穩(wěn)定,綜合實力持續(xù)增長,才有可能推行其「王道」和落實其「無間內外,均視一體」的公平政策。因為要維持萬國來朝的局面,必須承擔巨大的外交成本。如果沒有持久的實力,或者其內部統(tǒng)治和國家安全受到挑戰(zhàn),就不可能保持穩(wěn)定的朝貢體系,甚至還會出現(xiàn)「進貢國有一天也許會變成索貢國」的現(xiàn)象。永樂帝之后明朝與東南亞部分國家的關系便出現(xiàn)如此的情況。
以上的分析表明,明朝由于采取了正確的對外政策,并且通過鄭和七下西洋的行動,把東南亞大批新國家納入朝貢體系,并且在亞洲地區(qū)建立起以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為主體的統(tǒng)治秩序,對于明代的這一歷史經(jīng)驗,筆者認為有必要作深入剖析和認真總結。
永樂大帝的對外政策與鄭和下西洋的壯舉,有三個特點格外值得重視:一、不占有他國領土,也即是不做殖民主義者;二、通過傳播中華文明的核心價值體系,從而建立起中華文明的統(tǒng)治秩序;三、以強盛國力和軍事實力為對外政策提供堅強后盾。
回顧歷史,審視現(xiàn)狀,總結明代對外關系的歷史經(jīng)驗,無論對認識和理解習近平主席有關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建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抑或是處理當前錯綜復雜的南海問題,都是有助益的;即使對未來中國崛起后的戰(zhàn)略選擇以及角色定位也是有幫助的。筆者認為,當前中國的決策層在落實習近平主席有關中國與東盟國家共同建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設想時,確實有必要通過深入研究歷史上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史,從而進一步深入探索未來中國將要扮演的角色。當中國和平崛起之后,在展示「權威與實力」(即所謂「綜合國力」)的同時,有必要強調堅持以國際法來處理對外事務和南海紛爭。只有將傳統(tǒng)中華文明中的「德」與「威」放在現(xiàn)代國際關系的框架內,才有可能使中華民族的元氣復蘇。 (作者系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鄭海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