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改革”的緬甸是否在“去中國化”,一些西方媒體對此津津樂道。這個詞還潛含著一層寓意,即緬甸在“親西方化”。
西方一些人很可能把亞洲的變化看歪了。其實中國清楚,不僅緬甸前些年對中國的“依附”不會是永遠的,今后朝鮮也有可能調整對華關系在其外交中的比重。它們都是獨立的利益體,對外關系遲早會朝平衡的方向擺動。中國不會因此而感到失落。
倒是西方如果把緬甸調整外交看成他們的勝利,未免自作多情。緬甸不是從中國陣營“倒戈”到西方陣營的傻瓜,中國周邊今后恐怕很難有這樣的傻瓜。亞洲小國都不會愿意做中美對弈的棋子。
亞洲國家都很精,看出中美的實力差距在縮小,雙方都想拉它們,于是它們都在追求左右逢源,實現(xiàn)自己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只要亞洲國家不愿當傀儡,這種情形就是再自然不過的。緬甸以往對中國的“依附”,是西方制裁逼的。如果西方愿意讓朝鮮也“去中國化”,那他們就早點取消對朝鮮的制裁好了。
即使中美彼此戰(zhàn)略對撞,并逼亞洲國家,那些國家也未必就會選邊站,讓亞洲成為中美G2的亞洲是幻想。亞洲國家的獨立外交都很活躍。即使有美國駐軍的日本和韓國,也不會事無巨細都聽華盛頓指揮。
中國對在亞洲找回當年朝貢體系時的主導位置沒有興趣。中國從當年的體系中沒得到什么便宜,說是“納貢”,實際是中國“還的”更多,說白了就是中國花錢買太平,保周圍政權不騷擾中原。
中國現(xiàn)在也是希望周邊安定、繁榮,與中國的發(fā)展遙相呼應,別惹中國,別成中國的外交負擔。至少現(xiàn)在,中國沒有“整頓亞洲”的野心,更無任何相應的對策。
但美國“重返亞洲”,刺激了中國的一些思考。中國被迫在亞洲與美國競爭影響力,使自己更容易得到亞洲國家的信任,避免美國很容易就拉出對中國不利的山頭。
由于亞洲國家眾多,中美都不可能靠施計謀在如此大的范圍里服眾。中美誰想讓亞洲國家與自己結為完全排他性的關系,都是枉然。中國沒這樣的目標,美國似乎也沒有。美國的“巧實力外交”,更像是要在亞洲多制造些對中國的猜疑,消耗中國或者用美國規(guī)矩“規(guī)范”中國的發(fā)展。
亞洲注定要“亂一陣”,各方需逐漸看清環(huán)境,清理自己的各種訴求,確定自己最想在亞太大環(huán)境中要什么,并與別人的戰(zhàn)略利益盡量搭上關系。
中國暫時沒本事拿出一套成型的價值及利益體系,給亞洲國家當規(guī)則和坐標。這些靠硬造造不出來,它們只能在中國的不斷發(fā)展中自然生成。但中國也不必過于悲觀,中國在上海合作組織中的政治威望就比較高,東亞對西方價值觀的態(tài)度實際也很復雜。
中國沒敢高估周邊的親華度,西方也不應高估亞洲的親美度,尤其是大家都別把亞洲按照親中親美進行區(qū)分,這不真實,是用裁縫的小皮尺度量亞洲的多元和不規(guī)則。判斷緬甸在“去中國化”的人,大概根本就沒搞清緬甸和中國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