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一些干部的確很忙,忙得“五加二”、“白加黑”,但依然是發(fā)展沒起色,局面沒打開,矛盾沒解決,群眾并不滿意。有的群眾甚至說,你那個“忙”,并不是為百姓忙,也不是群眾需要的“忙”。究其因,乃是忙中有“盲”。
細思起來,一些干部的“盲”不少。有的人眼中多“盲點”,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視而不見,問題沉淀多年“濤聲依舊”。有的思想多“盲從”,左顧右盼,咋咋呼呼,東一鱗西一爪,沒個“定準”。有的行動多“盲干”,情況不明決心大,心中無數(shù)“辦法”多,“盲人騎瞎馬”;忌线@些“盲癥”,當然忙而無效更無功,甚至還增添危險。
有語云“不是樹動,也非風動,而是心動”,這“盲”那“盲”根在“心盲”。無“定盤心”,則心無“定力”,亂了方寸。有的認為,與其“眼睛向下”跑基層,不如“眼睛向上”貼領導,不能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有機統(tǒng)一。有的認為,基層太苦、群眾事多、矛盾不少,認真做起來付出太多,甚至容易惹事、得罪人,不如把“寶貴”的時間花在投機取巧上。如此“心盲”,焉能眼里有活?
世象紛繁,誘惑多,事務多,這是現(xiàn)實。但什么才是紛繁之中的根本、浮華表象背后的本質(zhì)?是群眾。只有群眾才是干部的“定盤星”,只有為民才是干部的“路標”。不為各種誘惑所動,扎下根去了解民苦民需,為百姓辦了實事,解決了群眾的難題,也許一時不為上級所知,不為社會所曉,但群眾會把你放在心上,上級會把這看在眼里,終究是為民踏實干事不吃虧,為百姓埋頭苦干最值得。反之,心思不用在百姓身上,精力不用在真抓實干上,不能想群眾之所慮、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需,而沉于跑送逢迎、聲色犬馬,終究是要吃大虧的。
這理那理,認準了群眾這個理就是正理。這“盲”那“盲”,為民造福就不盲。心中有民,就會眼里有活兒、手中有正事。群眾的向往,就是工作的目標。群眾的呼聲,就是決策的取向。群眾的要求,就是干事的標準。群眾的難題,就是解決的主題。把群眾的心思摸透了,就有得是事情做。把群眾的智慧汲取充分了,就有得是好辦法。如此眼明心亮,何來“盲”?何愁忙而無功?
有一位鎮(zhèn)長,說起自己與群眾打交道的過程,深有感慨。他上任伊始,群眾沒給他好臉色,甚至沒來由地罵他“貪官”,他也曾一度感到委屈,感到工作沒法做。但他迎著冷眼冷語,真心實意地問群眾、聽心聲。村子原來有一條泥路出行不便,反映了很久也沒解決。他為此跑前跑后,不解決不罷休。群眾看他真為百姓忙,上樹為他摘果吃。路修好后,群眾三番五次給他送雞,非得他吃下方心安。
多些這樣為百姓忙的干部,群眾才高興。多任用這樣的干部,黨才會放心。(蔡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