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生在美國波士頓的爆炸案,讓世界震驚。人們在對遇難者和受害者表示悲痛與同情之時,也對陰魂不散的恐怖主義表達著譴責。人同此心,這種牽掛與悲憫與國籍與關,與人性相關,人們眼中遇難中的不是“美國人”,而是與自己一樣的“人”。而且,無論指向哪個國家的襲擊,恐怖主義從來沒有正義,而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恐怖主義的受害者,從這次遇難和受傷者各種膚色和各種國籍的身份就可以看出。中國人也表達著自身的悲痛與憤怒,不僅因為遇難者中有一名中國公民。
瀏覽中國網(wǎng)民對此事的評論,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哀悼遇難者和譴責恐怖主義,表達著應有的悲憫,當然也有極個別非常刺耳的極端雜音,與主流的聲音格格不入,讓人聽來極其反感。因為恐怖襲擊發(fā)生在美國,被極個別狹隘的民族主義者想像為“頭號敵人”的國家,他們信奉的“敵人的不幸就是自己的幸事”,于是便表達了一種幸災樂禍的態(tài)度。這種毫無人性的極端聲音,遭遇了多數(shù)網(wǎng)友的痛斥,有人視這種極端言論為恥辱。
其實對這種極端聲音不必大驚小怪,每逢發(fā)生災難和悲劇,在眾聲哀悼之中總能傳出一些雜音。不僅是異國的災難,即使是國內(nèi)的災難或悲劇,只要遇害者身上有某種不招人待見的標簽,也會有極端聲音去幸災樂禍。比如,如果車禍遇難者是官員,就能聽到“活該”的詛咒聲。這種雜音并非中國獨有,而是一種普遍的輿論現(xiàn)象。哪個國家都有這個極端聲音,都有狹隘和極端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生存的土壤,伺機在各種公共事件上發(fā)出聲音。因為觀點是極端的,所以數(shù)量上也是極少的,當然也是極端被人討厭的。
當然,這種聲音在現(xiàn)實生活中已經(jīng)越來越被排斥了,微博的傳播語境則讓極端聲音有了表達的平臺,而且還以網(wǎng)絡為平臺凝聚起來抱成一團伺機攻擊。不必理會這種聲音,選擇性忽略是最好的鄙視。不必情緒化和標簽化地渲染放大,驚嘆自己的族群中竟有這種無人性的聲音和這樣的人渣。哪個社會都有人渣,不能上綱上線到中國人就怎么樣。
我曾與好幾位日本媒體朋友交流過這個話題,他們對中國國內(nèi)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很是擔心,我跟他們說,這些極端聲音只是極少數(shù),多數(shù)人是友好并理性的,千萬不能把那些極端聲音當成中國人的態(tài)度。媒體在這個傳播過程中擔負著很大的責任,報道“極端聲音”很有新聞價值,但容易形成誤導,讓人感覺那是一種民意。國家關系很多時候是媒體塑造的,媒體選擇性地渲染極端聲音,必然刺激他國同樣極端的聲音,鷹鷹相激,兩國間必然形成會對立對抗的輿情,而政客又很容易被這種偽輿情所綁架。日本媒體朋友也反思,有時候自己的媒體確實有這樣的問題,選擇性傳遞中國的狹隘民族主義言論和行為,誤導了日本國民,刺激了鷹派言論。
回到爆炸案的輿情來,其實,相比10多年前的“9·11”事件,這種極端聲音已經(jīng)越來越小,這一次表現(xiàn)得已經(jīng)非常弱化了!9·11”事件發(fā)生時,時值中美關系處于摩擦狀態(tài),一些人在現(xiàn)實中和網(wǎng)絡上公開表達了對美國遇襲的歡呼,讓多數(shù)理性的中國人感到臉紅。那時雖然也是少數(shù),但制造了一種情緒。而10多年后的今天,這種極端聲音已經(jīng)非常弱小,這應該可以視作是中國的進步。輿論越來越成熟,在看待社會問題上越來越理性。另一種理性是,輿論和公眾這一次對待那種極端聲音時,也表現(xiàn)出了應有的理性,或是鄙視,或是忽略,根本沒把它當回事。漠視它的存在,避免被其牽著鼻子走。
不僅是面對爆炸案,日常的熱點中也應如此,忽略極端聲音,避免輿情被極端聲音所操縱去制造偽問題偽沖突。極端之外是溫和理性的大多數(shù),那才是真正的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