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杭高速公路南京江寧服務(wù)區(qū)附近,一輛大貨車自燃。在消防隊員趕到現(xiàn)場撲救的時候,竟然有附近的村民聞訊趕來哄搶貨物。(4月27日《揚子晚報》)
一邊是災(zāi)禍驚心,一邊是哄搶鬧劇,這樣的場面實在讓人駭然。在公共場所哄搶財物,也并不是南京這一例。誰也不會說這種哄搶既有預(yù)謀也有組織。哄搶的起因,不外乎誰第一個拿了,旁人看了,覺得自己不拿就虧了,緊接著又有人也動了手,到后來終于你拿我拿大家拿,從偷拿變成了明搶。在這種哄搶中,既有“羊群效應(yīng)”的火上澆油,也有“法不責眾”的思維定勢,又有“大家都在拿,不拿白不拿”的自欺欺人。
哄搶鬧劇告訴我們,當許多人集體利令智昏的時候,那結(jié)果是非常可怕的——平時的循規(guī)蹈矩,都化作烏有,而公序良俗則如潰決的堤壩剎那間蕩然無存。
哄搶已平息,反思不能停。哄搶者當然要受到道德拷問、治安處罰,甚至法辦。但我們或許也該自問和反思:如何才能在突如其來的誘惑面前,依舊把持得住自己,不失守道德底線和不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