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宣布,根據(jù)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要求,適應我國扶貧開發(fā)新形勢,中央決定將農(nóng)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準,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將被納入扶貧范圍。(詳見昨日本報1版)
扶貧標準一般也稱作貧困標準或貧困線,扶貧標準提高勢必導致統(tǒng)計意義上的貧困人口增加,政府的扶貧壓力增大、支出增多、力度增強。將扶貧標準一下子提高至2300元,體現(xiàn)了中央解決貧困人口問題的決心和信心,彰顯了政府的責任擔當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懷,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與和諧。
以2300元的扶貧標準匡算,中國現(xiàn)在的貧困人口有多少?國務院扶貧辦給出的答案是1.28億,占全國總人口(除港澳臺外)近1/10,比2010年底的2688萬貧困人口增加了1億多。
當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時,當政府財政收入突破10萬億元已無懸念時,當“嫦娥奔月”、“天宮”上天時,當我們徜徉于光怪陸離的都市風景時,一些人在興奮之余甚至有些恍惚:中國還是發(fā)展中國家嗎?我們還不夠強大嗎?但社會現(xiàn)實是一針強大的清醒劑,貧困標準提高至2300元,一下子讓我們的窮家底暴露無遺——— 全國每1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仍在貧困線以下,1.28億貧困人口超過了日本的總人口,超過了英國、法國人口之和。
2300元仍然是一個比較低的貧困標準,它差不多相當于日均1美元。聯(lián)合國對不同發(fā)展階段的國家采用不同的貧困標準,日均1美元是絕對貧困線、最低一等的貧困線,生活在這個貧困線以下的人是窮人中的窮人,屬于“赤貧人口”。這就是中國最基本的國情之一,是每個中國人都要時刻牢記的基本國情。
首先是政府的扶貧工作要牢記這個國情,沒有任何理由不把扶貧工作做得好些、再好些,想想那些一個月不足200元生活費的人群,政府怎能不把扶貧資金落實到位,怎能容忍扶貧資金“跑冒滴漏”。其次是政府花錢時要牢記這個國情,想想那些吃不飽、穿不暖的窮人,有什么理由不壓縮“三公”消費,有什么理由大搞形象工程、豆腐渣工程。再次是各級官員要牢記這個國情,當想向群眾“吃拿卡要”時,想想那些窮人無助的眼神,當動輒貪污受賄上億元時,想想那相當于多少窮人一年的口糧。最后是各級各類慈善組織和每個普通公民也要牢記這個國情,扶貧濟困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需要每個普通民眾伸出援手,特別是各類慈善組織更需要以透明高效贏得公眾的信任,浪費慈善資金無異于對窮人的犯罪。
中國還有1億多人生活在“絕對貧困”狀態(tài),他們就生活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他們的存在構成一種無法回避的社會現(xiàn)實。他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是我們的同胞,改革和發(fā)展的成果理應讓他們分享,這是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