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承擔清理公路收費的后果
時間:2011-06-16 10: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6月14日,交通運輸部、發(fā)改委、財政部、監(jiān)察部、國務院糾風辦聯合召開全國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從6月20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收費公路專項清理工作,糾正各種違規(guī)收費行為?梢灶A期,隨著這項工作的展開,我國運輸物流成本過高的頑癥有望得到緩解,從而對遏制物價上升勢頭起到積極作用。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公路建設取得了快速發(fā)展。這些高速公路的出現,為推動沿路地區(qū)人員流動和社會經濟發(fā)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內地省份,高速公路的深入帶來的交通便捷,使一些原來的落后地區(qū)迅速縮小了與沿海發(fā)達地區(qū)的距離。
但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國大規(guī)模鋪開高速公路建設的時候,由于財力的不足,因此更多地依賴于銀行信貸、債券等多種融資渠道集資,為了償還債務,國家允許這些公路投入使用后向過路車輛收繳過路費。在中國資本市場獲得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這些高速公路還被組建成了股份公司發(fā)行股票,用投資者投入的股金來償還借貸。這種制度模式加快了高速公路的建設,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制度規(guī)范,很快催生了“收費經濟”。一些地方隨意在公路上設置一個關卡收費,即使借貸還清了也不愿撤銷,使高速公路的性質漸漸地發(fā)生了變異,它不再是給人們出行提供方便的一個工具,而成為穩(wěn)定地給地方財政“下蛋”的“母雞”。
現在,國家開始大規(guī)模地清理高速公路收費,一大批違規(guī)設置的收費站將被關閉,這對于“收費經濟”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空”,隨之產生的一個問題是,誰來承擔清理公路收費所出現的后果?一些地方財政中的公路收費收入自然會減少,這需要地方政府有“自斷一臂”的勇氣。但除此以外,必須注意到的一個現實問題是,很多高速公路已經組建成了股份制企業(yè)并且上市,它們的所有權實際上已經讓渡給了股票的持有人,即股市投資者。雖然這些公司一般都是國有股東,即公路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為控股大股東,但實際上真正為這些企業(yè)投入真金白銀,使企業(yè)輕松償還債務的,是那些散布于全國各地的股市投資者。
高速公路公司由于有穩(wěn)定的過路費收入,因此在投資者眼里曾經是一個可靠的投資對象。以公路收費為主業(yè)的多家上市公司的年報顯示,這些公司的利潤率已超過房地產、券商等行業(yè)。當然,像中國資本市場所有的上市公司一樣,它們中的絕大多數也是“鐵公雞”,它們的超額利潤并未讓投資者很好地分享,養(yǎng)肥的只是這些企業(yè)的高管和企業(yè)內部享受“事業(yè)編制”的部分職工。最新一期《南方周末》的一篇報道說,上市公司寧滬高速盡管九成員工沒有大學本科學歷,但其人均稅前收入卻高達10.5萬元。
但是,這種寄生于國家對市場壟斷權的企業(yè),卻使中國資本市場產生了難以預測的政策風險。按理來說,作為一個企業(yè),高速公路公司不僅有權收費,而且有權決定收費價格。但是,高速公路收費是寄托于政府壟斷的一種收費模式,它不僅無權自行決定收費價格,而且需要服從國家的統(tǒng)一管理,當國家需要取消這種收費制度的時候,這些公司的繼續(xù)生存都將成為問題。很顯然,資本市場投資者將無奈地品嘗清理公路收費所出現的后果,最近一段時間市場上高速公路股票成為下跌慘烈的一個板塊,已經直觀地反映了這個問題。
表面上看,是壟斷企業(yè)為之作出犧牲,實際上,投資者成為無辜的陪綁者。其實,類似高速公路公司這樣畸形的上市公司,在中國資本市場還有很多。它們的存在,反映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扭曲。 (周俊生)
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