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項規(guī)定“利劍高懸”,以往屢屢成為噱頭的“天價”年夜飯銷聲匿跡,取而代之的是“親民”的家庭團圓飯。少了公款、低了身段,遠離奢華、褪去浮躁,呈現(xiàn)出選擇多樣化、消費平民化和個性化的特點,這樣的年夜飯才有年味兒。
作為我國春節(ji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年夜飯的主題本來就是家人團聚,享受的是天倫之樂。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分工更加細化,人們開始有條件到外面就餐,而便捷的酒店年夜飯就成了許多人的首選。
但是在非理性的市場推動下,年夜飯在一定程度成為“炫耀性”消費,動輒數(shù)千元上萬元一桌、非參鮑翅不可、無名煙名酒不行……年夜飯變成了“土豪氣”十足,而年味兒漸淡,家人團聚、聊天變成了身份地位的攀比,這種風(fēng)氣體現(xiàn)了一些人病態(tài)的價值觀。
客觀地說,除了商家炒作外,動輒數(shù)十萬元的天價年夜飯并沒有多少家庭可以承受得起。于是,“天價”背后的腐敗問題也就引發(fā)公眾的廣泛關(guān)注。
而在一些地方,因監(jiān)督?jīng)]跟上,在我國飲食文化和社交傳統(tǒng)的背景下,私人消費往往容易變成公款買單,甚至將年夜飯變成權(quán)力尋租的場所。一則助長大吃大喝、奢侈浪費之風(fēng);二則損公肥私,造成公家利益的損失,也嚴重影響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馬年年夜飯大走“親民”路線,盡管部分原因是行政倒逼市場回歸理性,但從中還是能感受到一些積極的意義。
沒有了最低消費,可以自帶酒水,商家贈送果盤等,由于今年恰逢除夕不放假,一家人下班后來到酒店安心享用年夜飯,不在于飯菜有多高檔,不在于參與者身份的尊貴,而在表達家人團聚之情,以及對新年的祝福、期盼。愿“親民”的年夜飯不只出現(xiàn)在馬年。(白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