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8年01月17日 14:08:00A
臺灣《聯(lián)合報》近日發(fā)表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的評論文章指出,民主會往前走,民主也會倒退走;美國現(xiàn)在的民主正在倒退走,臺灣亦然。
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當局,也與民主漸行漸遠,就像范云所說的“對不起民主這兩個字”。過去一年多,臺灣民主之所以倒退走,也是因為蔡英文治下的行政權,膨脹到完全不受節(jié)制的地步。反對黨與媒體的監(jiān)督像狗吠列車,原本應該扮演權力制衡角色的“立法院”,對行政權則是既如響斯應更亦步亦趨,讓權力分立機制中的“立法權”,變成了行政權的權力分支;臺灣“立法院”變成蔡英文辦公室的附隨組織,民主不倒退走也難。
蔡當局的治理,經常違背了民主治理原則。“轉型正義”的相關法律與組織權力,有哪一點經得起正當“法律程序”的檢驗?包括育兒百寶箱與文化體育等補助預算在內的“前瞻計劃”,有哪一項沒有逾越特別預算的規(guī)范?“勞基法”等案在“立法院”的審議程序,一字不改悉依民進黨版本強行過關,有哪一處符合議會民主的原則?凌晨強制拘提證人的偵查作為,修改“刑法”增列敵人罪,以及數(shù)百名警察再加上層層拒馬蛇籠,圍堵五、六位在寒風苦雨中靜坐抗議的“立委”,有哪一件事不讓人有不寒而栗感覺?
蔡當局當然會否認這些指控。他們的自我認知是他們正在進行艱難的改革,而改革必然會遭遇抗拒,這是預期中要付出的代價,但抗拒卻改變不了他們的改革決心,“雖千萬人吾往矣”。但問題是,背離民主原則的改革,以目的合理化手段的改革,還算改革嗎?即使舊的沉痾因此而被改革掉,但卻會帶來比沉痾更嚴重的后遺癥。
但蔡當局卻顯然對這樣的后遺癥毫無警覺。如果他們稍有警覺,就該了解“轉型正義”的終極目的,并非讓正義得以彰顯而已,而是要讓和解能夠達成。如果他們稍有警覺,就該了解街頭無日無之的示威抗議,以及蔡英文辦公室與“立法院”被拒馬蛇籠團團包圍的景觀,不是民主常態(tài),而是民主警訊。
蔡英文也許是挽救臺灣民主倒退的關鍵人物。只要她上下班時,多看一眼那些蛇籠拒馬;晚上就寢前,多想一下她的同志在“立法院”里說了什么做了什么;看電視看報紙時,多思考一下在街頭上那些民眾在吶喊什么抗議什么,也許她才可能有所警覺,警覺臺灣民主正在倒退走。
責任編輯: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