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京昆·戲說長生殿》演出現(xiàn)場。新華社發(fā)
圖為《京昆·戲說長生殿》演出現(xiàn)場。新華社發(fā)
剛剛結束在臺北的三天演出,昨天,江蘇省昆劇院院長李鴻良回到南京接受記者采訪時,將此次赴寶島演出《京昆·戲說長生殿》,稱之為“近十年來京昆同臺最成功的一次演出”。
該戲是辜公亮文教基金會今年推出的新戲,由省昆與臺北新劇團聯(lián)手出演,集結了李寶春、李鴻良、錢振榮、徐思佳等兩岸京昆名家和優(yōu)秀青年演員。雖然有“京昆不分家”的說法,但京昆同臺演出并不多見。該戲以唐明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為藍本,在傳統(tǒng)故事中融入現(xiàn)代觀點,通過京昆曲與現(xiàn)代音樂的結合,賦予傳統(tǒng)戲曲嶄新的靈魂。李鴻良興奮地對記者說,“1000多人的劇場,三天演出場場爆滿。”
作為當代戲曲的代表人物,臺北新劇團團長李寶春的作品一向以創(chuàng)新著稱。此次演出,他集編導演于一身,在談及改編時他對記者說,“昆曲里講述唐明皇的《長生殿》雖是經(jīng)典,但演出耗時長,不符合現(xiàn)代人看戲習慣,因此想到用京劇、昆曲的特性,重新編一出講述唐明皇的戲。一方面改良老戲拖拉的部分,加入新的視覺效果和包裝,吸引年輕觀眾入場,另一方面保留老戲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唱段,不讓年長觀眾失望。”
為強調作品的現(xiàn)代精神,全戲音樂部分將京、昆與現(xiàn)代音樂無縫銜接,共唱國家興亡、兒女情長。音樂方面特邀作曲家鐘耀光操刀,選自莫高窟所藏的唐代《敦煌琵琶譜》,為戲曲加上了胡樂元素,在聽覺上建構了唐朝多元文化兼容并蓄之盛況;劇中還增添了“馬舞”設計,以節(jié)奏明快、粗獷奔放的肢體風格,打破觀眾對京劇武戲的既定印象。戲中還有一個令人關注的亮點,導演特別安排了一個“小學童”角色,以童言童語對話,拆解歷史事件,點出人生況味。 (董 晨)
[責任編輯:趙苗青]